[上一版] [下一版]
文章内容

看海圣地鱼鸣嘴

  □王华
  每当天空泛起鱼肚白,凤凰岛沿海一线便常常能看到一些背着“长枪短炮”的身影,在残阳如血的黄昏同样如此;抑或在退大潮的深夜,算好时间来赶海的人,也比比皆是。我亦喜欢在任何时间段去这个空灵之地——鱼鸣嘴看海。
  鱼鸣嘴在凤凰岛的西南端,三面环海,一面背山,和灵山岛隔海相望。当地一位薛姓村民告诉我,道光十三年(公元1833年),这里曾发生严重的旱灾,人们饥饿万分,备受煎熬。突然有一天,从海上潮来一批青鱼。大家欣喜万分,用火烧着吃。青鱼仔饱满喷香,鱼肉鲜美筋道,村民因此对大海更加感恩。再后来,每到阴历七月十五左右,成群的黄姑鱼长途巡游回来产卵,发出“咕咕”的叫声,鱼鸣嘴因此得名。
  十多年前,我第一次去鱼鸣嘴时,那里还是原生态,粗粝的海滩上随处都能捡到晶莹剔透的五彩鹅卵石。海水湛蓝,带着咸湿的气息一波波涌来。现在的鱼鸣嘴已经沿线修建木栈道、观景台、停车场,打造成海岸公园。码头仍然得以保留,几十条渔船停泊在海湾边。时而可见一些退出历史舞台的破旧木船被搁置在沙滩,静静守望着曾让它们无限荣耀的战场。2020年,鱼鸣嘴的二百多户居民,因为城市改造,集体搬迁到南岛小镇,少数渔民偶尔还会出海打捞点小杂鱼。
  我常常去鱼鸣嘴看海。海浪呈环形波纹散开,月牙形的小船点缀在海中央,像是大海的孩子,精灵一般。海鸥也迷恋这片海域的鱼虾,成群飞舞,歌咏赞叹。海天一色、落日辽阔,夹杂着海蛎子味道的海风甚是迷人。沿海漫步,夏天还会和蓝花矢车菊、黄色金鸡菊和妖娆的天人菊撞个满怀。人在那里永远都不会孤独——小螃蟹、海葵、海星、蛤蜊、蛏子等海洋生灵不时闪现在身边,每每遇到,惊喜连连,能真切感受到海洋生命的神奇与丰富。
  这十多年来,我见证了鱼鸣嘴由最初的冷清安静,到今天的熙攘热闹。如今, 每到周末,去那里露营、烧烤、聚会、赶海的人络绎不绝,观景台和路边都是长长的车流。同时,鱼鸣嘴也是地质研究者天然的科研场地,形态各异的礁石,条纹和色泽深浅不一,见证着丰富的地质变迁和海蚀作用,还可以被赋予无限想象。
  世间美好的事物总是成双成对。崂山的渔村青山村已经成为网红旅游景点,西海岸拥有与之媲美的鱼鸣嘴;一个位于城市之东,一个置身海湾之西。二者一样有着绝世容颜,都是青岛绵长的黄金海岸线散落的明珠,更是风情万种的看海圣地。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