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干创佳绩 喜迎“开门红”
山东港口青岛港全面保生产、抢进度、提效率,创出新年新业绩
□本报记者 董梅雪
伴着2023年第一缕阳光,1月1日,山东港口青岛港迎来了络绎不绝的大船,各作业码头现场车船如织、往来有序,一派繁忙景象。海港人充分发扬“港外过节、港内大干”的优良传统,以昂扬斗志、饱满热情,全面保生产、抢进度、提效率,创出了新年新业绩,迎来了新年“开门红”。
政策优势凸显,助力外贸发展
“今天在泊作业船舶11条,当天靠离船舶22艘次,作业箱量突破3万标准箱。其中,有10条船舶是服务RCEP各国的船舶,航线连接了中日韩、东盟、澳洲、新西兰的多个重要港口。”1月1日,在山东港口青岛港QQCT作业码头,操作三大队队长孙江对记者说,自RCEP实施以来,山东港口青岛港把握新机遇,吸引各大船公司在青岛口岸上线增量、增开航线。就在2022年12月30日,日本关东线在山东港口青岛港正式开通,成为2022年新增的第15条RCEP航线,该航线周班运行,配备两条1000标准箱的船舶,港序为青岛-横滨-东京-青岛。
据了解,自RCEP政策落地后,青岛港RCEP方向操作箱量保持稳定增长态势,2022年日韩、东南亚、澳洲等重点RCEP国家地区外贸进出口箱量同比增幅均在10%以上,其中到澳洲地区的外贸箱量同比增长20%。
立足2023年崭新起点,山东港口青岛港抢抓政策机遇,发挥效率优势,为每条船定制服务,为腹地客户提供畅通无阻的国际海运物流通道,助力稳外贸发展。在元旦当天“达飞瓦斯科达伽马”轮作业中,船时效率达到了218自然箱/小时,在“长标”轮作业中,船时效率达到了226自然箱/小时,均创出了近两个月的作业效率新高。
大船不断靠泊,一线佳绩频传
1月1日,山东港口青岛港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吞吐量同比增长37.3%,创历史新高。在泊作业的太平船务“澳新”航线、以星航运“美东”航线船时效率均创近三个月的效率新高,“以星鹿特丹”轮比原计划提前3小时离泊。在QQCTU码头,欧线、美东、美西等主力干线集中到港,13条干支线船舶同时在泊,34条作业线齐头并进,美东线“中远海运荷花”轮综合单机效率达32.6自然箱/小时。“新年第一天,港内拖轮作业任务饱满,仅前湾港区预计全天使用拖轮144艘次。”山东港口青岛港轮驳公司生产经营部经理李帅说道。
油品作业板块业绩优异,“两港五地”高效联动,董潍管道双线齐输,“佳宝”轮、“农西奥”轮等4艘大型进口油轮同时在港作业,以昼夜船舶6靠12离、吞吐量38.8万吨的优异成绩,为2023年开了一个好头。
干散货作业板块捷报频传,前湾港区接连创出单班装车1505车、单班开顶箱装车521车等高产佳绩;董家口港区40万吨矿石码头6艘外贸船舶同时在港作业,接连创出昼夜外进矿18.4万吨、外贸吞吐量31.2万吨、昼夜转水7.5万吨等高产佳绩。
件杂货作业板块佳绩连连,元旦当天,西联公司昼夜5艘纸浆船在港,完成纸浆卸船2.2万吨,在“峡湾珍珠”轮纸浆作业中,创出纸浆卸船7026吨生产高效;董家口分公司在港船舶达12艘,2022年12月31日夜班完成13.5万吨吞吐量,创历史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