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文章内容

黄岛街道依托城市治理“三长一站”平台,全方位推进生活垃圾分类

打造垃圾分类“老城”样板

  □本报记者 丁霞

  近年来,黄岛街道斋堂岛街社区始终牢固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紧紧围绕提高“知晓率、参与率、准确率”3个目标,突出抓好“控源减量、无害处理、循环利用”3个重点,依托城市治理“三长一站”工作平台,做实做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同时,运用撤桶并点、建设密闭式垃圾收集站、定时定点分类投放等措施,引导居民科学精准投放生活垃圾,让垃圾分类成为居民的自觉行动。

  开展丰富活动
  宣传垃圾分类

  近日,记者走进盈泰嘉园小区看到,小区内道路干净整洁、车辆停放规范有序……让人眼前一亮。
  “盈泰嘉园小区结合‘三长一站’城市治理工作平台,积极发动‘三长’、网格员、物业工作人员、志愿者等开展入户宣传,定时定点监督指导居民正确投放垃圾。”斋堂岛街社区党委书记岳晓莹说,该小区还持续开展“有害垃圾集中投放日”“青青之岛、分享美好”“垃圾分类进社区”等活动,让垃圾分类宣传工作变得丰富多彩,全面提升居民垃圾分类意识,形成街道、社区、居民、企业共同参与生活垃圾分类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27处投放点
  变成2座收集站

  “盈泰嘉园小区积极响应街道、社区号召,第一时间启动撤桶并点工作,把原来的27处垃圾投放点位,撤并建设成为2处定时定点分类投放密闭式生活垃圾收集站。”岳晓莹说,撤桶并点工作实现了小区分类投放有效覆盖,切实减少了人力、物力、财力的重复投入。
  同时,斋堂岛街社区积极倡导绿色、健康的生活模式,充分发挥党员干部模范带头作用和志愿者示范引领宣传作用,动员业主树立“主人翁意识”,带动小区居民自觉践行垃圾分类。

  学习先进经验
  推动工作开展

  据了解,黄岛街道组织社区、物业公司组团到管理先进的区市取经学习,把厨余垃圾就地处理、环保酵素制作及环保手工皂制作等先进理念学进来,并在各小区推广。“我们结合学习经验,组织业主开展环保手工皂制作等活动,大家通过现场学习、动手制作,亲身感受垃圾分类带来的好处,进一步提升了参加垃圾分类工作的劲头。”岳晓莹表示。
  斋堂岛街社区还积极创新工作思路,利用“传帮带”模式,切实将垃圾分类的好经验用起来,全面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有效开展,打造垃圾分类“老城”样板。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