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惠“春风”吹进田间地头
黄岛区税务局聚焦农企农户涉税需求,提供精准服务助力春耕备耕

黄岛区税务局工作人员到田间地头宣传税费支持政策。
□本报记者 董梅雪
本报通讯员 薛彦媛 张广鹏
立春已过,山河向暖。西海岸新区冬小麦即将进入返青期,正是防治小麦病虫害的最好时机。走进青岛清原农冠抗性杂草防治有限公司,农药生产线有序运转、灌装设备机器轰鸣,映入眼帘的是一派忙碌景象。每年春耕前,企业都要加大生产,提前备好充足的农资,确保市场供应。
青岛清原农冠抗性杂草防治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侯玲说:“我们去年12月份的订单同比增长10%,目前的订单排产已经到了今年3月份。退税款为产线设备改造升级提供了资金保障,助力提升产量。”据统计,2022年,该公司享受增值税留抵退税约762万元。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充分发挥税收服务乡村振兴职能,黄岛区税务局依托“便民办税春风行动”,聚焦农企农户涉税需求,精准服务进乡村、减税降费助农企,助力涉农产业专业化、数字化发展,服务农民增收致富,为乡村振兴画卷增色添彩。
“西海岸新区气候适宜、水源充足、土壤肥沃,独特的地域优势非常适宜大白菜生长。”青岛英海园柏乡大白菜产销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孙德海说,作为一家以白菜育种、种植为主的企业,他们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种植经营模式,逐步打造成种植、培育、分拣加工、销售一体化的综合性农业专业合作社。2022年,合作社享受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税费优惠近19万元。
“当前,我们农产品种植基地达72亩,吸纳了周边60名农民就近务工,年销售农作物达600多吨,初步实现了盈利创收、带动农民脱贫致富、充实市民‘菜篮子’。”孙德海说。
万象“耕”新,不只体现在粮食作物。在青岛康大兔业发展有限公司的种兔研发室里,可以看到全国首个种兔配套系统正在运行,数字化、标准化为畜禽产业发展注入更多活力。作为青岛畜禽产业的龙头企业,青岛康大兔业发展有限公司实现了繁育、养殖、加工、销售的全产业链发展,带动发展符合国家标准的大型养殖场100多个,联结农户1.5万户,带动就业3万人,仅靠一只小兔子就带领周边农户实现了从脱贫到致富再到领先国际产业化发展的“三级跳”。
说起种兔研发之路,该公司开发部经理刘永需感慨万千:“种兔培育投入大、周期长、风险高,这条路不好走。以前,自主研发的成本过高,受国外技术‘卡脖子’,想养兔子就得年年从国外买高价兔。受益于农产品税惠政策,我们每年减免税款约2000万元,将这笔钱投入到种兔研发之中,助力我们成功实现技术攻关。”
春耕备耕,农资先行。连日来,西海岸新区各主要农资供应网点等积极储备各类化肥、农药、农膜、种子等农资,确保春耕之需。目前,已储备化肥2.5万吨、种子6500吨、农药500吨。同时,随着农资需求持续上涨,各企业紧盯市场抓进度,开足马力抓生产。
春耕备耕,服务到位。黄岛区税务局积极把握农时,依托“便民办税春风行动”,将税费支持政策“送上门”“送到家”,高效确保政策落实落地。除此之外,为满足涉农企业日益增加的发票需求,该局根据企业生产经营、当前用票、纳税申报等情况,开通发票申领“快速通道”,为企业及时调增发票量并办理“网上办、邮寄送”业务,持续为涉农企业增资扩产和春耕生产提供税务支持,最大程度帮助涉农企业“抢抓农时”。
下一步,黄岛区税务部门将持续助力涉农企业发展,全力做好春耕备耕保障工作,为“三农”发展提供“税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