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六个创新突破 全面彰显硬核担当
——访青岛开发区管委副主任李博
□本报记者 刘腾
记者:新区将今年定为“创新突破年”,青岛开发区肩负“打造西海岸高端产业聚集地和全市工业增长新基地”的改革发展使命,将如何攻坚克难、创新突破?
李博:2022年,青岛开发区区域内京东方、潍柴、青岛光电产业园等重大项目建设速度频频刷新,中电光谷等9大主题园区成为全市“四新”经济策源地,青岛市新型显示产业园昂起“全省龙头”。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亮点纷呈,王台老工业区围绕高效利用土地和新兴产业导入,年度计划和完成投资均居全市第一。中日(青岛)地方发展合作示范区建设深入推进。各项主要发展指标均创历史新高,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继续位居全国前列、全省首位。
2023年,青岛开发区将以“创新突破年”活动为抓手,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重点抓好“六个创新突破”,全面彰显国家级开发区的硬核担当。其中首要的就是在振兴发展实体经济、打造现代产业体系上创新突破。我们将深入开展新型显示、智能家电、高端化工及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4条主导产业链振兴发展三年行动,深入实施优势产业强基、新兴产业集聚、特色园区引领、企业梯次培育4项工程,充分发挥国家级园区平台政策叠加、重点产业链链主集聚等优势,加速存量提升、增量崛起,聚力提升智能家电、高端化工及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优势产业核心竞争力,推动优势主导产业不断向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迈进,加快建设高端产业集聚区。持续攻坚京东方、青岛光电产业园等一批省、市重点项目建设起势见效,集中谋划、精准引建一批百亿级项目,以大项目带来大动能、大平台带动大发展。
记者:开放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新的一年,青岛开发区将如何围绕这两方面做文章?
李博:青岛开发区将实施更高水平开放,在构建内外联动格局上创新突破。推进中日(青岛)地方发展合作示范区建设,聚焦“三年成形”目标任务,持续增强产业承载力,推动主导产业集聚和产业链深度协同合作。依托建设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契机,利用好自贸、综合保税等政策,引导外贸企业转型升级,积极发展新业态,做大做强服务贸易,促进外贸固稳提质。围绕主导产业招商图谱,顶格推进、靶向“双招双引”,力争全年新签约注册过亿元重点项目和新引进人才数量实现新突破。持续稳定外资规模,优化外资结构。结合国家部委部署,加强与省内外园区的区域合作,打造全国开发区合作共建样板。
在持续深化创新驱动、充分释放发展活力上创新突破。坚持高平台蓄能,加速创新要素集聚。强化科技创新驱动,全力支持企业研发机构建设,持续加大高新企业引培力度,力争全域省部级及以上科创平台和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实现新突破;依托人工智能领域头部企业和驻区高校科研资源云集优势,推进主导产业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积极创建国家级开发区东部沿海重要创新中心。强化金融助力,拓展“金融管家”试点成果。坚持“大平台驱动、大项目带动”发展战略,持续抓好青岛市新型显示产业园、青岛(西海岸)专精特新产业园和中电光谷等11个主题园区建设,积极打造全市标杆式新兴产业专业园区和“四新”经济策源地。
记者:青岛开发区是全市开展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的重点区域,今年将重点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
李博:青岛开发区将坚持“产业引领、产城融合、以产兴城”的发展理念,统筹推进转型发展区和王台新动能产业基地建设,在精准实施城市更新建设、加速区域品质提升上创新突破。按照“两年见成效、三年大变样”总体要求,充分发挥平台公司开投集团作用,全力攻坚王台老工业区升级改造,重点谋划推进总投资711亿元的19个重点项目,抓牢抓实系列商业配套设施建设,深化环境综合整治,聚力建设“芯屏新城”,打造全市土地集约高效利用、新旧动能转换和产城融合发展的示范样板。
同时,青岛开发区还将在坚持安全发展理念、守牢安全稳定底线上创新突破;在深化作风能力建设、持续彰显品牌形象上创新突破。坚持党建引领赋能。严格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聚力深化拓展“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成果。持续抓好全国、全省综合考评和营商环境优化、“管委会+”系列体制机制创新等工作,强化担当作为、践行初心使命,全面开创开发区融合发展、服务发展新格局,持续彰显国家级开发区名片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