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闭环收运 全流程溯源 全过程监管
西海岸医疗健康发展集团自主研发的区域医疗废物监督管理系统助力新区实现医废信息化管理
医疗废物收运员正在对收集的医疗废物进行称重。
□文/图 本报记者 陈蔚
医疗废物俗称医疗垃圾,存在传播传染性病菌、病毒、化学污染物等有害物质,处理起来需要专业技能和格外小心。若收集处置不当,严重的将引起疾病传播扩散。在医疗机构产生的医疗废物,如何进行及时、有序、高效、无害化转运并处置?近日,记者跟随青岛西海岸医疗健康发展集团医疗废物转运车组,体验了不同规模医疗机构的医疗废物处置流程。
>>全闭环收运<<
“小箱进大箱”保障医废全过程不落地
“损伤性,2袋……”2月17日,中康国际体检中心(胶南店)外科护士正在通过手机中的康鸿医废平台进行医废待收订单申报。
两个小时后,西海岸医疗健康发展集团医疗废物转运车组抵达中康国际体检中心院内。在经过称重、消毒、装车、双方确认签字等多道流程后,医疗废物收运员李师傅将医疗废物垃圾箱搬运至收集车厢内。
李师傅告诉记者,在转运医疗废物时,他们首先要检查医疗废物的密封性,接着进行消毒,然后称重登记,双方核对无误后签字确认,再搬运至车上,全过程不落地。最后对收集车内部箱体和周转箱进行消杀,密闭好车厢门,之后才开车前往医疗废物暂存处。
“对于医疗废物,我们要求专车专人进行转运,全程留痕可追溯。在整个医疗废物的转运过程中,实行‘小箱进大箱’模式,即盛有医疗垃圾的‘小箱’在经过消毒后经由转运车厢最终进入到暂存处的‘大箱’,在任何时候都不会让医疗废物暴露,精准提升医疗废物工作的管理效能。”西海岸医疗健康发展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刘鹏说。
据统计,目前新区共有约1300家19张床以下的小型医疗机构、25个区属医疗废物暂存处纳入区域医疗废物监督管理系统,开展“小箱进大箱”业务。
记者了解到,为响应国家减少碳排放的号召,西海岸医疗健康发展集团针对城区内近距离的医疗废物收集转运创新采用符合医废收集的新能源冷藏车上门收集模式。
“所有医疗废物收集转运车均按照医疗废物转运车技术要求(GB19217-2003)购置,这些车辆拥有密闭的车厢、恒温控制系统、紫外线消毒等功能。”刘鹏说。截至目前,收集转运车辆共行驶约32万公里,完成收运全区各类医疗废物共计246026.17公斤。
>>全流程溯源<<
每一袋医疗垃圾都有唯一识别码
“功检科1单、外科2单、康复科1单、放射科2单……”一上班,西海岸医疗健康发展集团派驻区第二中医医院的工作人员周师傅打开手机,登录康鸿医废平台进入科室订单提交页面,区第二中医医院的10个科室近20笔收集订单列表便出现在他的手机页面中。随后,周师傅推着一个近1米高的黄色医疗废物回收车开始了院内医疗废物收集的工作。
“一共是3.79公斤。”在脑病内分泌科的医废处置室,周师傅用电子秤对打包好的医疗废弃物进行称重。手上的电子秤刚刚显示称重结果,医疗废物回收车上的打印机便打印出了一张标有“医疗废物”标识的标签。
“这张标签上印有订单编号、来源科室、废物类型、废物重量等信息。”周师傅指着标签一角的二维码对记者说,“每一袋医疗废弃物都有唯一订单标签识别码,通过手持终端即可生成。”
>>全过程监管<<
自主研发系统实现高效管理
周师傅口中的“订单标签识别码”正是西海岸医疗健康发展集团自主研发的区域医疗废物监督管理系统的一环,该系统不仅能够作为各级医疗机构的下单平台、记录医疗废物数据,还能对医疗废物的收集、运输、入库、暂存、出库等过程进行监督管理。
近年来,作为区属国企的西海岸医疗健康发展集团自主研发管理系统,将医疗废物管理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提高了医疗废物的管理水平。“该系统能够进行收集转运车跟踪、医疗废物溯源等功能。”刘鹏说,该系统还会在每个环节完成时自动和上一个环节比对医疗废物袋的重量,若重量和数量不一致或医疗废物袋在某个环节停留超过规定时间,系统会自动提醒,监督单位可第一时间得知。
值得一提的是,西海岸医疗健康发展集团还综合现有的“小箱进大箱”和院内收集转运模式,与青岛自贸片区开展合作,为片区的非冷链企业提供医疗废物收集转运难的解决方案,打通了自贸片区管委—自贸片区企业—青岛海湾化工集团医疗废物转运难的堵点,保证了片区非冷链企业正常开展各类生产经营活动,形成了国有企业服务社会企业的新模式。
下一步,西海岸医疗健康发展集团将与区卫健局合作,推动全区公立医疗机构纳入新区智慧卫生监督管理系统中,形成全区医疗废物工作的统一平台、统一管理,打造一套系统化、规范化、标准化的医疗废物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