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文章内容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全力打造农业强区

——访区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卫青

  □本报记者 王雪

  记者:全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党建引领全面提质暨“创新突破年”动员大会将2023年确定为新区的“创新突破年”,区农业农村局是如何部署今年工作的?
  王卫青:2023年,区农业农村局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中央和省、市、区有关部署,发挥工委农办统筹作用,围绕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稳产保供、现代农业、乡村治理、农村改革六大重点领域聚力突破;按照“17533”总体思路,即把牢党建引领1颗“定盘星”,开展粮食安全“压舱石”7项重要行动,加速产业振兴“主引擎”5项重点工作,建设齐鲁样板“起高峰”3项重点任务,总结模式“出经验”3个以上,推动农业农村工作全面创新突破。
  为抓好工作落实,我们围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形成八个方面、34项重点工作清单,聚焦“七个高质量提升”形成38项全面提质工作清单和36项特色亮点工作清单,打造具有新区特色的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为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示范引领区贡献“三农”力量。
  记者:乡村振兴,产业先行。在产业发展方面,区农业农村局将有哪些具体措施?
  王卫青:“民以食为天”,在产业发展方面,“稳产保供”是我们面临的头等大事。为切实稳定粮食生产,我们在全区开展粮食高质高效创建示范和“吨粮镇”创建,确保粮食播种面积基本稳定在72万亩、粮食总产量稳定在26万吨。发展高端特色蔬菜种植,培育2家设施蔬菜、预制菜原料供应试点基地,引进蔬菜新品种12个,确保年内蔬菜种植面积不低于12.9万亩、总产量不低于60万吨。去年新区获评国家级畜牧业统计监测综合考评优秀生产县,今年新区制定了畜牧业发展支持政策,确保全年肉蛋奶总产量稳定在12万吨以上。开展良种品评和推广试验,力争年内引进良种90个以上。实施重大动物疫病集中防控行动,创建省级净化场。
  2022年,新区获评首批省级现代农业强县,2023年,我们将继续在“现代农业”方面下功夫、做文章。完成现代农业强县项目的同时,抓好12处镇街产业振兴集聚区建设,加快农业大项目建设,推进乡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力争年内创建1个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培育10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家农业“金花企业”,建设18个仓储保鲜设施项目,储备1个以上过亿元涉农项目。持续开展农产品质量监管专项整治、“蓝盾利剑”专项执法行动,落实乡村产业振兴鼓励政策,实施数字强农、科技强农、品牌强农、农机助农、金融支农行动,全力打造农业强区。
  记者:去年,杨家山里、画美达尼两个乡村振兴示范片区成功创建为市级乡村振兴示范片区。今年,我们在推进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设上将有哪些新举措?
  王卫青:杨家山里、画美达尼是我们乡村振兴示范片区的典型代表。今年,我们将继续打造杨家山里、画美达尼等12个市、区两级乡村振兴示范片区,以点带面,带动全域乡村振兴。投资4.2亿元,新建21个市级以上美丽乡村示范村、15个农业基础设施项目,完善提升4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推动村庄从干净整洁向美丽宜居转型。
  当然,只有“硬件”没有“软件”是不行的。今年,我们将持续加强对农村“三资”的监管力度,提升数字化、信息化管理效能,规范落实农民群众监督权。把推广运用清单制、积分制、数智化,作为加强乡村治理的重要内容和抓手,力争年内实现“德育模式”行政村全覆盖,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新格局,建设宜居宜业新家园。试点组建集体经济、土地房屋和农村劳务等合作社,建立农民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平台,激发农民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
  记者:改革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今年,区农业农村局在农业农村政策改革方面将有哪些新举措?
  王卫青:今年,区农业农村局将继续深化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力争年内完成铁山街道韩家村、大村镇丁石桥村两个村庄的承包地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任务。规范土地流转行为,放活土地经营权,力争年内适度规模经营率达到78%。利用好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问题专项整治、乡村公共资源共享行动成果,成立“共富公司”,探索村级集体资产资源资本化有效途径,推动强村富民。
  风起扬帆正当时,跃马扬鞭启新程。今年,我们将以“事争一流、唯旗是夺”的精神状态,锚定目标、实干求进,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上走在前、作示范,乘势而上书写西海岸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新篇章。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