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区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获评“全国平安医院建设表现突出集体”
医疗纠纷调解成功率超93%
□记者 李宛遥
通讯员 尹兆军 报道
本报讯 日前,国家卫健委、中央政法委、司法部等11部委联合发文,通报表扬2020-2021年度全国平安医院建设表现突出地区、集体和个人,其中,西海岸新区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荣获“2020-2021年度全国平安医院建设表现突出集体”称号,系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唯一获此殊荣的单位。
为应对医疗纠纷处理难、化解难的问题,西海岸新区将人民调解工作机制引入医疗纠纷化解,组建青岛市首家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依托第三方组织化解医患双方矛盾纠纷,实现了组织队伍健全、办公场所便民、调解原则明晰、运行机制规范、保障条件良好的基本目标,收获了显著成效。
为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新区出台《关于建立医疗纠纷人民调解机制的意见》及相关配套细则和措施,通过流程再造严格规范申请、受理、调查、调解、赔付或诉讼、归档六个调解环节。同时,加强与信访、卫健部门联系联动,推动医疗纠纷调解工作形成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相互衔接的大调解格局。
据悉,新区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选聘6名法律和医学专业本科学历以上的专职医疗纠纷调解员和10余名兼职调解员,设立咨询专家制度,坚持本医院专家回避本医院医疗纠纷等咨询原则,不断提高医疗纠纷调解工作的权威性。同时,强化医调委基础建设,设置固定办公场所,划分专家接待室、调解室、心理咨询室、档案室等。
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具有中立性、专业性和公益性等特点,需要具备较高业务水准。为此,该委员会集中各区级医院的分管院长、医务科主任以及各基层医疗机构主要负责人,开展会商研判,及时掌握全区各医疗机构医患纠纷的总体情况和发展趋势。对于医患双方对医疗责任争议较大的病例,该委员会引入鉴定机制,确保医疗纠纷责任认定的准确性和调解赔付依据的可靠性。对达成调解协议的纠纷案件,及时告知医患双方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司法确认,不断提升医疗纠纷调解工作的法律效果。
据统计,近三年来,全区共接收医疗纠纷调解申请500余件,受理417件,引导41件非受理范围案件进入诉讼渠道,解答医疗纠纷咨询2100余件次,达成调解协议398件,调解成功率达93%以上;进行司法确认276件,履行率达100%,赔付金额1200余万元,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4000余万元,化解了55起可能引发重大医闹等现象的案件,实现了医疗纠纷民转刑案件“零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