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引领提质突破 加快全域全面振兴
——访张家楼街道党工委书记车明超
□本报记者 周莹
记者: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全区“创新突破年”动员大会提出,要牢固树立“抓党建就是抓全局”的理念,强化党的建设对各项工作的引领作用,把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今年,张家楼街道将采取哪些举措,推动党建工作提质增效?
车明超:今年,街道将持续加强党的建设,推动党建引领实现新突破。把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纳入党员干部教育培训重要内容,用好街道党校、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阵地平台,全方位做好理论宣讲。认真落实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任务要求,强化“清廉街村”建设。加强工程建设等全过程监督,健全公众投诉追溯倒查等机制。坚持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加强“红帆支部”、红旗党组织等“五红”体系建设,持续开展村党组织分类推进整体提升三年行动。巩固拓展“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成效,完善新村定期调研评估、“红黑榜”公示等制度,常态化开展“选将赛马”“擂台比武”等活动,建设堪当乡村振兴重任的干部队伍。
记者:今年,张家楼街道在产业发展、街村建设方面将有哪些创新举措?
车明超:今年,街道将加快实力提升,推动街村发展实现新突破。坚持“一体引领、两翼展开、多点联动”产业发展布局,实施乡村产业振兴集聚区提质、文化产业优化提升、全域旅游品质提升、实体项目建设提速、项目服务保障提标、乡村集成改革赋能、农田和园区标准化、项目联农带农增效等“八大行动”。
加快乡村产业振兴集聚区“七通一平”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推进“达尼画家村”文化产业优化提升。紧抓全省旅游发展大会举办之机,实施旅游品质提升“八个一”工程,办好系列文旅活动。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服务保障19个重点项目建设,引进4个亿元以上产业项目,确保全年财源税收达到2900万元,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达到1.35亿元。
探索建立企业梯次培育机制,强化项目建设全流程管理,建设“企业家会客厅”、线上“连心桥”等平台。推行“土地托管”,创新“乡村公共资源+共富公司”促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效路径。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做好“土特产”文章,提升蓝莓、艾草、红薯等特色农林产品品牌力。探索资源入股、订单生产、劳务合作等新模式,建立产业项目联农带农新机制。
同时,加快品质提升,推动乡村建设实现新突破。统筹推进一体化建设“3+9”工程,即“建好一个片区、落实一个规划、建立一个项目库、实施九项工程”。按照“一年打基础、两年见形象、三年出样板”要求,推进画美达尼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设。提升新村规划编制质量效率,加快9个新村村庄规划编制,建立各网格集体建设用地向中心村集中、用地收益按比例共享的产业项目用地机制。结合乡村建设、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等要求,围绕道路供水、能源物流等领域,实施农村道路建设提升、乡村水务建设提升、农村清洁能源提升、物流设施建设提升、数字乡村建设提升、村级综合服务提升、农房安全品质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提升、森林绿化修复提升等“九项工程”,同时建立乡村建设项目库,对工程项目实施清单管理、动态管理。
记者:今年,张家楼街道将采取哪些创新举措,破解乡村治理难题,提升乡村治理效能?
车明超:今年,张家楼街道将加快效能提升,推动乡村治理实现新突破。创新乡村治理,实施“党建引领、一网三联、多元共治”,建立“两代表一委员”参与社会治理机制,搭建“半月谈”“议事厅”“板凳会”等平台。构建农村信用体系,探索“信用+治理”新模式。强化法治保障,深化“一村一法律顾问”、乡村“法治带头人”培养,广泛开展普法宣传,增强“以案释法”实效。加强平安建设,坚决落实“统筹发展和安全”的重要要求,守牢生产安全、社会安全、山林安全等“一排底线”。促进成果共享,抓实教育医疗、就业服务、兜底保障、文化惠民等一系列民生事项,更加注重以优质服务、惠民举措、成果共享促治理,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满意度。
张家楼街道将坚定不移按照新区“一四四六”总体思路,以“创新突破年”为抓手,坚持“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工作主线,扎实推进乡村发展、建设、治理三大任务,加快实现全域全面振兴,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