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余热供暖管网工程开工
预计年底完工,投用后可为新区提供约850万平方米清洁能源供热能力
□记者 张静
通讯员 杜传洋 报道
本报讯 供暖季已经落下帷幕,清洁供暖改造的大幕接续开启。连日来,西海岸公用事业集团先后与青岛特殊钢铁公司、青岛西海岸康恒环保公司签订工业余热合作协议,投资约4.6亿元建设两座供热首站,同步配套建设供热管网约13千米,将于今年年底完成建设。
工业余热主要是指工业企业的工艺设备在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热、废水、废气等低品位能源,利用余热回收技术将这些低品位能源加以回收利用,提供工艺热水或者为建筑供热。该技术的应用不仅减少了工业企业的污染排放,还大幅降低了工业企业原有的能源消耗。
据悉,该项目建成后可依托华能长输供热管线将企业的工业余热实现集中供热,投用后可为西海岸新区提供约850万平方米的清洁能源供热能力,年可提供热量440万吉焦,折合节省标煤约15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39万吨,在提升工业企业、供热企业经济效益和节能减排能力的同时,亦可有效降低周边区域环境污染排放,对推动全区能源结构转型、节能减排,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深入践行“双碳”战略,积极推动全区供热体系改革创新,近年来,西海岸公用事业集团投资25亿元建设华能长输供热管线项目和大唐热力出线项目作为全区两条供热主轴线,系统谋划全区“供热一张网”布局,通过热源主管网的互联互通,优化供热运行机制,在充分释放大型热源机组清洁余热供热能力的同时,努力探索清洁能源供热实现路径,逐渐形成大型热源余热为主、其他分布式能源和工业余热为辅的一张网供热格局。
如今,工业余热供暖已成为清洁能源大军中的新生力量。接下来,西海岸公用事业集团将积极对接区内多家可利用工业余热的单位并努力促成合作,助力新区降碳工作和清洁供热转型,有效提升新区的供热保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