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文章内容

◆为改进营商环境“进言” ◆对损害企业利益“吐槽” ◆给政府部门工作“找茬”

新区营商环境“特邀观察员百人团”出征

  “特邀观察员”将开展常态化暗访体验,重点观察政策服务是否到位、依法行政是否满意、要素保障是否完善、政务服务是否高效、作风态度是否清明、纪律规矩是否严谨,让“有不满大胆说、有意见尽管讲、有诉求随时提、有想法放心谈”成为政府开展各项工作的新常态

  □本报记者 陈蔚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4月20日,西海岸新区营商环境“特邀观察员”聘任仪式暨营商环境“恳谈会”在工委党校举办。
  仪式上,解读了新区营商环境“特邀观察员”队伍建设情况及营商环境“特邀观察员”实施办法,并为88名营商环境“特邀观察员”颁发了聘任证书。加上前期聘任的12名“特邀观察员”,该队伍人数共计100人。至此,新区营商环境“特邀观察员百人团”正式成团。
  “深化作风能力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实施以来,新区坚持把营商环境建设放在最重要的位置,选聘营商环境“特邀观察员”,旨在发挥他们建言献策、宣讲发声、监督评价等职能,推动政府服务效能提升、干部作风能力提升、企业和群众满意度提升,助力新区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持续向好。
  这100名营商环境“特邀观察员”是按照“有素质、有意愿、有口碑、有能力”的标准,以“领域多覆盖、观察全视角”为原则,从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高层次人才、民主党派人士、“红帆支部”非公企业人员、商会代表、“专精特新”企业家、个体工商户等类别中选聘,覆盖面广,代表性强。其主要职责是收集反馈意见建议、常态化监督作风、宣传惠企政策等,拓宽营商环境监督渠道,为改进营商环境“进言”,对损害企业利益“吐槽”,给政府部门工作“找茬”,着力解决制约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突出问题。
  “作为一名扎根新区20年的企业家代表,我见证并亲身体验了新区营商环境的优和暖。作为营商环境‘特邀观察员’,我将在今后的工作及与同行的交流中,认真开展观察工作,及时发现问题、提供线索,为新区营商环境不断优化贡献力量。”一名来自“专精特新”企业的特邀观察员说道。
  每位观察员都是新区营商环境的感受者,可以发出真实的声音;每位观察员都有意愿、有兴趣参与推动政府服务效能改变,可以发现问题、提出建议。这支百人队伍聚集了各领域人才和专家,通过结合自身领域为新区营商环境提供建设性意见。
  他们不对外公开身份,散布于新区各个角落:
  他们会经常性走进办事大厅、窗口,通过现场咨询、办理业务,体验办事流程、办理时间、材料数量、服务态度等,做到发现真问题、反馈真情况……发挥近距离、常态化的“探头”作用,以第一视角“沉浸式”体验办事流程,“零距离”体验服务过程。
  他们会主动听取亲朋好友等反馈的困难和诉求,及时记录意见建议,做到问题尽快发现、全面掌握……发挥听八方、听实情的“收音机”作用,担任“观察员”,重点观察政策服务是否到位、依法行政是否满意、要素保障是否完善。
  他们会常态化暗访,走遍新区大街小巷,了解群众诉求,掌握影响发展的不利因素,收集一手信息,增强观察的广度和深度……发挥听民意、问民需的“触角”作用,担任“检验员”,检测政务服务是否高效、作风态度是否清明、纪律规矩是否严谨。
  营商环境“特邀观察员”的工作流程分为收集受理、分类交办、反馈评价三个环节。设立营商环境“留言板”,建立“畅联热线”机制收听问题,组织座谈“直通车”答疑解难,全面掌握问题;建立平台流转、分类处置机制,畅通多种问题反馈渠道,专人记录、联系,确保反映问题畅通方便;对反映的问题建议解决情况进行回访,如有对解决结果不满意的督促相关部门进一步解决。
  企业作为营商环境的最直接受益者,他们对于新区的这一创新举措有何看法?记者当天采访了青岛天一红旗纺机集团总经理刘钧一,他表示:“好的营商环境有利于企业安心经营、专于发展。营商环境‘特邀观察员’作为连接政府和企业的桥梁,既能倾听企业内心的想法,又能监督政府的决策落地,对全区营商环境的提升和企业高质量发展都至关重要。这一举措也反映出新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信心与决心,我们也将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更快地发展壮大,为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营商环境建设没有旁观者,只有参与者,每个人都是良好营商环境的受益者。下一步,新区将充分发挥营商环境“特邀观察员”的制度优势,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群众诉求为切入点,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让“有不满大胆说、有意见尽管讲、有诉求随时提、有想法放心谈”成为政府开展各项工作的新常态,促进新区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提升,精准施策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