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省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举行,西海岸新区11人荣获表彰
弘扬劳模精神 争当时代先锋 凝聚奋进力量
丁连国
(青岛丁家大村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
西海岸新区大村镇西南庄村过去是一个集体负债39万元、村集体资金仅500元的贫困村。丁连国上任后,着力抓班子、抓党员、抓阵地,摸索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德、孝、睦、学、勤”五位一体党员评价体系,建成全市首家村级党校——西南庄党校,以党建统领乡村发展融合、治理融合、服务融合;带头创办青岛市首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大力发展“花果茶”产业,引进城发国际牡丹产业园,成立丁家大村旅游开发公司,改造20处“丁家里”特色民宿和20余家农家宴;主持汇编了《西南庄村志》,建立丁氏文化研究会和村庄书画协会,创办“丁家里民俗文化节”,建立“东方红”红色文化博物馆和西南庄村史馆,推进淳朴民风、良好家风建设;牵头建立“支部微信群”,组建12人的乡贤队伍,成立村民议事会,建立“村民热话台”,成立“火炬”党小组,搭建“村委-党员-群众”的沟通联系桥梁;全面实施美丽乡村建设,打造“南荷北竹”景区、“茶园”小区、“生态菜园”小区,以及十里荷花飘香的濂溪河生态公园,并在全村开展“美丽庭院”创建活动,以美丽的村庄环境来提升乡村旅游整体水平。
在丁连国的带领下,西南庄村发展成为社会总产值达2000余万元,村集体年均收入260多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26200元的富裕村、示范村,走出了一条“党建领航、产业领跑、文化领军、服务领先”的乡村全面振兴之路。
于波
(青岛军民融合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技术员)
于波有着十七年的军旅生涯。转业到地方后,他转业不转志、退役不褪色,从一名老兵迅速转换角色,成为一名“融发”的新兵。
面对新的工作岗位、新的工作环境,于波自学各类从业资格证,先后取得机电、市政工程师职称证书,二级建造师资格证书,安全工程师证书等,成为集团名副其实“考证大王”。在参与古镇口核心区新建道路、配套管线建设中,先后提出52条优化建议并被采纳,共节约建设经费约800万元。
2018年,根据新区“决战30天、大干50天”的目标要求,于波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同时负责多个项目,经常加班到晚上十一二点,确保了台子沟河南路土路基工程、海军路(碧玉路至里岛路)拓宽及两侧绿化工程、碧玉路工程、古镇口区域环境整治提升项目道路路灯等各项工程保质保量提前完工。
2019年,根据新区开展“攻山头、炸碉堡”挂图作战系列攻势和集团重点工作部署,于波迅速调整工作状态,在他的带领下,古镇口核心区活动外线土建工程历时45天提前完成,夜景亮化工程历时30天完成,完成了古镇口核心区桃林南路、珠山南路南段、古镇口区域景观照明二期等10余项工程的建设任务,所负责杨家山里田园综合体技术改造项目获青岛市级田园综合体评估第一名。
王立彦
(青岛真情巴士集团有限公司公交驾驶员)
2020年,新冠疫情刚刚暴发时,得知单位接到了境外返回人员输送的特殊任务,王立彦立刻报名。自此之后,王立彦以机场为家,连续1049天奔忙在战疫一线上,累计出车1338次,转运3543人,行程近20万公里,最长的一次转运往返15个小时、行程1100多公里。
密不透气的防护服已成为王立彦的工作服,车辆消杀、更换一次性座套、规划行车路线、备好洗手液和湿巾……每一次转运任务,王立彦都热情如火、慎始如初。
寒来暑往,王立彦在机场转运岗位上度过了35个月。越来越多的乘客被他送回家,可是他自己却无法和家人面对面接触。2021年和2022年的春节,王立彦都奋战在抗疫转运的一线,连过年的饺子,也是妻子特意送到路边,而夫妻俩只能隔着马路对视一眼。
在机场防疫专班工作期间,各级领导多次征求他的个人意见,询问是否需要更换一位同事接替他的工作,但王立彦态度坚定。“我家庭负担小,孩子大了,老人也比较健康,其他同事来的话还要再经历一段培训磨合。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必须冲锋在前,疫情不退我不退!”王立彦表示。
此外,作为真情巴士“一路情”志愿服务团队的带头人,王立彦陆续帮扶了8位空巢老人,长期资助2名春蕾女童。虽然收入并不丰厚,但他却8年来累计捐资12万元用于公益事业,用实际行动展现了新时代党员的责任与担当。
刘洪美
(西海岸新区海青镇董家洼股份经济合作社农艺师)
刘洪美从事制茶行业已有二十余年,先后考取高级茶艺师、评茶员、机械制茶师、中国茶叶武夷茶制茶师等资格证书,2022年获新型职业农民高级农艺师职称。她积极开展技术创新,研制“海青龙茗”“海青泰茗”“金龙茗”“海清熙玥”等茶叶新品,并连续多年在各类大赛中斩获金奖。其中,她研制的“泰茗”茶在第十一届“中茶杯”全国名优茶评比中获一等奖、“金龙茗”茶在第十二届“中茶杯”全国名优茶评比中获特等奖、“金龙茗”“龙茗”茶在第十三届国际名茶评比中双获金奖。
刘洪美响应政府号召,与丈夫成立了家庭农场,流转周边闲置土地,建成150多亩茶园基地,吸纳附近村民就业。2020年,刘洪美推广实行绿色防控等关键技术,探索数字化茶园管理模式,她管理的茶园获评2020年青岛市绿色园艺标准园。此外,她还积极拓宽销售渠道,线上线下相结合助力海青茶走出青岛,年收购鲜叶18万斤,带动周边2000多名村民实现增收170多万元。
刘洪美创办田间学校,聘请专家为村民举办培训班,已连续举办了茶叶、蔬菜、果树、农药使用、农产品质量监管、妇女电商等技术培训班,培训人员2000多名。刘洪美创办的田间学校于2018年被评为山东省新型职业农民乡村振兴示范站;她本人获评2019年区级劳动模范、2021年青岛市劳动模范、2022年齐鲁乡村之星等荣誉。
孙靖东
(青岛兰石重型机械设备有限公司焊工)
从业以来,孙靖东一直致力于焊接技能的提升。他擅长高压临氢设备用2.25Cr-1Mo、2.25Cr-1Mo-0.25V等高强特种材料及民用核安全设备Z2CN18-10(N)等材料的焊接技术,能在视线达不到的地方凭借着电弧声音进行手工焊盲焊。在长期工作中通过多次实验总结出2.25Cr-1Mo-0.25V裂纹修复数据,该修复方法为公司挽回重大损失,解决了石油化工行业该钢种焊接裂纹难以修复的问题。
多年来,孙靖东直接参与了全球首台套苯乙烯装置反应器进料汽化器焊接制造、亚洲最大重整反应器10518Q/10519Q焊接制造、中国首台高镍合金堆焊PTA加氢反应器焊接制造工作,为大型设备国产化并推广奠定基础。
作为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焊接负责人,孙靖东利用工作之余开设焊接培训课程50余课时、师带徒课程160余课时,为企业培养了11位焊接技师以及30多名焊接高级工,为企业发展奠定人才基础。
工作中,孙靖东善于学习、勇于创新,他设计的凸台堆焊工装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实用新型专利,编写的论文多次发表于中国核心期刊。
宋琳
(西海岸新区第四初级中学高级教师)
宋琳担任历史学科教研组组长,主持青岛市初中历史学科实验基地的研究工作,担任新区历史学科兼职教研员,带动了新区历史学科的发展。她带领历史组教师先后探索总结出“中学历史HKA递进式教学法”“初中历史目标教学法”“历史分层教学法”“历史整体教学法”“探究再现式历史教学法”“快乐历史教学法”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并在全市广泛推广。
宋琳多次在全区中考复习研讨会上出示公开课,并进行专题交流。创办“薪火”史学社,组织学生有效进行地方史及党史研究。主持编写并施教校本课程《我写我家》《民风民俗话胶南》等,主持研发的《守望黄岛的人文密码》等课程被评为青岛市精品课程。2022年,宋琳作为主持人申报青岛市历史学科教学改革实验基地并取得成功,全市仅六所学校获此殊荣。超过10篇论文获国家级一等奖,三篇论文在国家级学术刊物上发表,担任副主编出版专著一部。
此外,宋琳还热心公益事业,每年为家庭困难儿童捐款捐物,并在教学中特别注意德育渗透。她是留守儿童的“宋妈妈”,是众多家长的暖心人,是深受学生喜爱的好老师。
张崇芹
(西海岸新区城市管理局高级工程师)
自从事河道管理工作以来,张崇芹十几年如一日,将城市河道的建设与管理时刻记在心上,把无悔青春化作对河道管理的动力。
炎炎夏日,在河道卫生保洁监管的一线,到处都有张崇芹忙碌的身影。为推动工作开展,她协调建立起了微信工作群,根据群里反映的问题,及时协调相关人员对河道草皮、河底杂草割除外运,对河道两岸坝坡垃圾随产随清,用会亮剑、能磨剑的毅力实现了河道无淤泥、河岸干净整洁、河堤景观化。烈日下,她的脸晒黑了,胳膊晒脱了皮,但她一直坚持,从不抱怨。用她的话说,“这是我的工作,我必须站好自己的岗,尽到自己的责任”。近年来,她先后被授予“青岛市巾帼建功先进个人”“青岛市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
在年复一年的防汛工作中,张崇芹始终兢兢业业、尽职尽责,用实际行动保障着城市河道的行洪安全。由于表现突出,她先后被评为“青岛市劳动模范”“全国巾帼河湖卫士”等荣誉称号。
作为一名优秀的致公党员,张崇芹每年至少2次走入困难户家中进行慰问,并热心资助春蕾女童,先后资助了3名家庭困难的高中生,帮助她们圆了大学梦。
张焕正
(西海岸新区隐珠街道东辛庄社区党委书记)
自2001年担任东辛庄村党组织书记兼村委会主任以来,张焕正积极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截至2022年底,东辛庄村集体经营性收入由原来的不足30万元增加到420万元,村集体资产也由原来的2200万元增加到现在的7200万元。在集体经济不断壮大的同时,他还让居民共享发展成果:出资为居民办理了意外伤害保险,补助了失地农民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让居民享受粮油、分红等福利和老年人生活补贴等待遇;让小学生享受乘车补助,给予大学新生1500元至2000元的助学奖励;积极整合资源与中建八局、海发集团建立党建联建惠民项目,让居民从中得到实惠。
任职期间,张焕正先后带领“两委”班子完成了红星美凯龙、青岛国际茶叶交流中心、青岛地铁13号线、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金晖路片区改造等许多市区级重点项目的征地及片区改造工作,有力保障了项目的按时开工。
在经过考察论证后,张焕正又带领“两委”班子投资购买了茶马古道1500平方米的门面房对外出租,仅此一项,每年的集体经济收入又增加了122万元。
2022年,张焕正又将辖区内不符合安检的老旧厂房申请办理了拆除重建高层工业楼宇的规划许可,该项目预计2023年6月份开工建设,年底竣工后预计可增加集体收入约600万元,届时,集体的经营性收入可达到1200万元。
赵文涛
(山东兴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
身为集团建筑公司党支部书记,赵文涛坚持党建引领,组建项目流动党支部,实现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
担任项目经理期间,由赵文涛负责的工程项目竣工合格率达到100%,优良率达95%以上。他先后承接过兴华大厦、淮河中路中学、澳柯玛商用电器有限公司通用厂房建设项目等10余项重点工程的施工任务,累计施工面积超60万平方米,他承接的项目曾获“国家优质工程奖”。
赵文涛建立健全公司工程项目培训管理制度,每年组织开展10余期项目管理和技术人员培训、交流活动,坚持“月月有比赛 季度有评比 年终有表彰”,培育了一大批技能型产业工人。公司项目承接能力不断提升,年施工总面积600多万平方米,实现总产值近200亿元,上缴国家税金3亿余元。
赵文涛在技术研发过程中,带头攻坚解决技术难题,建立了行业领先的省级技术研发中心,每年出资200多万元专门用于技术研发工作。他牵头组建成立了“兴华·文涛劳模创新工作室”,公司技术创新团队已研发国家专利百余项,参与编写国家工程建设行业标准4项、省级行业标准4项,80多项施工工法获评国家级工法和省部级工法,30余项技术成果在全国工程建设行业微创新技术大赛、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和BIM大赛中获奖。
赵宋盛
(采埃孚商用车系统<青岛>有限公司设备主管)
工作中,赵宋盛经常加班加点,在遇到突发情况时,他总是第一个带头,投入到抢修工作中。在其工作期间,公司变电站遭遇雷击,整个工厂停止供电,而此时恰是生产任务最紧急的时候,一旦耽误客户的交货日期,会给公司造成无可估量的损失。为确保以最快的速度恢复供电,他组织内外各方力量,在酷暑中连续奋战两天两夜,以最快的速度恢复了生产,及时完成了客户订单,为公司避免了1800万元以上的客户交付损失。
赵宋盛多次解决了生产过程中所遇到的设备技术难题,大大提高了设备的效率,企业设备故障停机率低于0.3%,远远优于行业平均水平。他善于钻研,结合自己20多年的设备管理实践和所掌握的六西格玛、精益生产、TPM等先进国际管理知识,总结出一套适用于企业实际的、系统化的设备运行管理系统(MOS)。该系统已被开发成软件管理平台,每年为公司增加产出1000万元以上。
此外,赵宋盛还完成了4个六西格玛绿带节能减排项目,总结出一套实用有效的企业节能减排方法——“1减2控3技术4利用(RCTR法)”,为公司节省能源开支2000万元以上,减少碳排放约3000吨以上,并且每年可持续节约能源约1000MWh以上,每年降低碳排放900吨以上,以实际行动践行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
高树军
(青岛西海岸新区融合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高树军始终坚持党建统领、改革创新、担当实干,以做强做优做大国资国企为己任,时刻将企业发展责任扛在肩上。2007年1月至2018年11月期间,他担任黄发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带领企业高水平承办第28届青岛国际啤酒节;在全国首创扶贫专项资金统一运营管理脱贫扶贫新模式,创造了国家及省市区扶贫富民、特色小镇、美丽乡村建设典范。
自2018年11月担任融合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以来,高树军聚焦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的国有资本投资运营,蹚出了地方国企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五年来,集团总资产从660亿元增长到2200亿元,企业列2021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第253位、山东企业100强第91位、青岛企业100强第13位。
担任国有企业主要负责人20多年,高树军充分发挥资本力量、平台力量和创新力量,联合社会资本投资近500亿元建设半导体和光电显示材料及装备项目,建设运营青岛国际海洋产业资本配置中心、青岛融合达索创新中心,发起成立青岛国际海洋产业资本咨询委员会,发起设立总规模10亿元的山东省新旧动能跨境电商新业态项目基金,带领集团成为集科技创新、资本运营、产业集群、科技金融及城市资产投资建设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复合型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平台。(本版人物事迹刊发顺序按姓氏笔画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