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文章内容

灵山卫街道推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提质增效,服务居民更精准精细

做好“微服务”,温暖“大民生”

  □本报记者 梁玉鹏 本报通讯员 高钜博 付鑫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为全面做好基层治理工作,今年以来,灵山卫街道以“微服务”助推“大民生”,持续打造服务直通品牌,为居民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进一步提升党建引领能力、基层治理能力和服务群众能力,加快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让居民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多元力量参与
  拓宽治理渠道

  “年纪大了腿脚不利索,出去理发不方便。‘红马甲’们把‘理发店’搬到了家门口,免费为我们这些老人理发,别提多方便了。”看着焕然一新的发型,居民张奶奶高兴地说道。
  4月23日,志愿者们在城隍庙小广场上支起了“爱心摊位”,为有需要的居民提供义剪服务。
  据了解,灵山卫街道以自主培育的小燕子社工、暖沁公益等社会组织为枢纽平台,积极发动社会组织、企业、学校、群团组织等力量参与基层治理,积极构建双向认领服务机制,聚焦关爱服务、群众自治、社区治理等关键领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深度参与基层治理,将民生服务做到实处。今年以来,街道累计组织开展文体活动、志愿活动、走访慰问、助老助学等活动百余场,受到居民的一致好评。

  培育公益项目
  激发自治活力

  针对居民需求,灵山卫街道持续壮大“家”点力量、“老漂驿站”等现有志愿服务队伍,积极开展“义诊进社区”“小科学家训练营”“励志少年”“古筝进社区”等活动,充分发挥居民自治在构建和谐社区建设中的独特作用,激发居民自治活力,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我们在星光岛社区开展‘古韵峥嵘’古筝公益培训,为辖区文艺爱好者提供学习交流的平台,积极回应居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不断提升居民传统文化素养,助力向上向善美好家风的建设。”灵山卫街道社会治理办公室主任薛静介绍,街道还深挖网格志愿者,引导居民群众主动参与安全生产督导、流动人口摸排等基层治理工作,进一步激发自治活力,让居民成为社区解决治理难题的重要帮手。

  创新服务形式
  精准惠及民生

  “依托社区网格,动员在职党员和两代表一委员认领垃圾分类宣传岗,到居民小区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在引导居民关注、支持、参与垃圾分类新时尚的同时,收集居民‘微心愿’,推动为民服务零距离。”灵山卫街道华山社区社区专职工作者张咪说道。
  灵山卫街道还充分发挥报到党员、居民代表、社区工作人员等力量,打破工作分工界限,做好网格内各种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反馈,逐步实现“社区有网、网中有格、一格多员、各负其责、全员参与”的工作格局,创新社区矛盾调解、关护关爱、送餐家政、网格管家等各类服务形式,精准化办好民生实事,提升居民幸福感。
  下一步,灵山卫街道将继续扎实推进基层网格化治理,加强基层服务管理工作,做深做实协同队伍建设,奋力开创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新局面,为新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