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惠春风助力企业“向绿而行”
黄岛区税务局聚焦绿色化工产业发展,为董家口经济区企业绿色转型注入税务力量
□本报记者 董梅雪
本报通讯员 薛彦媛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发展绿色低碳产业。今年以来,黄岛区税务局聚焦绿色化工产业发展,以服务董家口经济区企业为切入口,坚持以绿色税制助推绿色转型、以政策红利护航产业集群,为经济社会绿色发展提供税务智慧、注入税务力量。
从税眼,看发展。2022年度,青岛特殊钢铁有限公司实际缴纳环境保护税1000余万元,比改造前的2018年度减少近1100万元。数据的背后,是税收调节的绿色效益。
近年来,黄岛区税务局坚决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传统高耗能企业开展税收政策宣传辅导,充分释放环境保护税低标准排放减税优惠政策对企业减污降排的绿色生态效应。
作为一家从事钢铁冶炼、金属延压加工的大型有色金属冶炼企业,青岛特殊钢铁有限公司在绿色税制的正向激励下,主动更新生产设备,安装废气净化系统,实现大气污染物的低排放。“自环境保护税开征以来,黄岛区税务局多次入企开展宣传辅导,引导我们转变发展理念,进行绿色升级,不仅减少了环境保护税的应纳税额,还使我们成为工信部首批公示认可的‘绿色钢厂’。”青岛特殊钢铁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查隽说。
眼下,在位于董家口经济区的金能新材料与氢能源综合利用项目二期项目正有序推进。该项目的一个重要突破便是创新采用循环经济模式,将世界先进的丙烷脱氢装置、高性能聚丙烯生产装置与经过技术升级改造的传统炭黑生产装置通过管道实现连接,在不同生产装置间进行“聚合裂变”,实现物料循环和能源的循环梯级利用,从而最大程度减少污染物排放和能源废弃,单位能耗和主要排放物控制在国家超低水平。
“企业能够采用循环经济模式,得益于快速到账的留抵退税款。”金能化学(青岛)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于润昌说,“自项目立项以来,税务部门全程参与各个环节,深入调研、宣传辅导20余次,先后为我们办理了5次增值税留抵退税,有效增强了我们绿色低碳发展的活力。”据了解,金能化学生产所需的煤焦油从一路之隔的青岛特钢购进,所产的炭黑产品供给一路之隔的青岛双星以及同在新区的赛轮等轮胎企业,所产的高性能聚丙烯产品供应至周边汽车配件、家电、医疗器械等企业作为生产原料,所产的氢气又能为下游企业提供绿色资源……原材料“一站直达”、产品“一站即到”,整个园区乃至区域的循环经济“新样板”呈现出勃勃生机。
下一步,黄岛区税务局将继续延伸服务触角,在专属税务助理为企业、项目实施“全流程服务-全覆盖监管-全领域分析”个性化举措的同时,持续推行“政策云超市”“业务云办理”“风险云体检”3项高端、智能服务,为绿色化工产业劲吹“税惠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