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文章内容

山东省劳动模范、青岛兰石重型机械设备有限公司焊接高级技师孙靖东——

以“焊”为笔绘匠心


  孙靖东用7年时间从一名学徒电焊工成长为焊接高级技师。
  □本报记者 仪博文 本报通讯员 翟心稳

  “我认为劳动就要干一行爱一行,要有专注和专研精神。”近日,刚刚荣获“山东省劳动模范”称号的青岛兰石重型机械设备有限公司焊接高级技师孙靖东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一名普通电焊工,他相信通过辛勤耕耘,每名工人都可以在平凡岗位上发光发热。
  “90后”的孙靖东如今是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焊接负责人、西海岸新区焊接技师工作室领办人。因工作业绩突出,他先后荣获“山东省五一劳动奖章”“青岛市劳动模范”“西海岸新区工匠”“西海岸新区优秀青年人才”等荣誉称号。

  七年时间勤学苦练
  从学徒到高级技师

  2012年,22岁的孙靖东从青岛黄海学院焊接专业毕业进入青岛兰石重型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实习。学徒期间,师父经常向他讲起兰石劳模的故事,前辈们高超的技艺和无私的品质让他深受鼓舞,从那时起他就暗下决心:一定要学好焊接技术,做一名受人尊敬的电焊高手。
  白天,他在车间虚心向师父请教焊接要领,认真观察师父焊接时的操作手法;晚上回到家,他认真查阅焊工技术资料,学习焊接理论知识。他还琢磨了一套保持身体稳定性的训练方法:下蹲保持一个半小时不动,右手端一个盛满水的杯子,模仿焊枪匀速移动,不让杯子里的水洒出来,以此练习焊接时的手感。就这样一边工作一边练习,他的焊接技能水平一天天增长。2015年,他在兰石集团举办的电焊工技术比武中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获得了他的第一个“技术能手”称号,并代表集团参加了“振兴杯”技术比武,获得第三名。2017年、2018年他连续两年代表集团参加省级技术比武,分别获得了“甘肃省技术标兵”和“甘肃省技术能手”称号。
  2019年3月,孙靖东取得了焊接高级技师资格。他用7年的时间,一步一个脚印,从学徒电焊工成长为焊接高级技师。

  参与多项重点项目
  攻克焊接技术难关

  孙靖东精通多种焊接方法,尤其擅长高压临氢设备用2.25Cr-1Mo、2.25Cr-1Mo-0.25V等高强特种材料及民用核安全设备Z2CN18-10(N)等材料的焊接技术。他擅长厚度250毫米以上的大厚度加氢反应器、热高压分离器、大直径复合板PTA结晶器的焊接制造和超长四合一重整反应器的焊接制造,能在视线达不到的地方凭借电弧声音进行手工盲焊。在高强度合金钢焊接裂纹修复中,他能通过精准控制焊道热输入来控制焊道晶粒大小,使焊道能达到最佳状态,解决了石油化工行业焊接裂纹难以修复的问题。
  他曾带领焊接团队远赴印度参与高镍合金NiCrMo-3焊接修复工作,在国外专家的严苛要求下,完成了12项焊接测评并顺利完成维修任务。他直接参与青岛兰石承制的多项国内重点项目,如加氢反应器、四合一连续重整反应器、超厚复合钢板结晶器、特种材料13MnNiMoR产品焊接工作,均取得了非常优异的焊缝一次合格率。他带领班组先后参与了国家重点技改项目全球首台“华龙一号”核电项目和全球首台苯乙烯反应装置项目、亚洲最大重整反应器、中国首台高镍合金堆焊PTA加氢反应器焊接制造等一系列重大项目建设,从中积累了相关产品制造数据和实际工作经验,为大型设备国产化贡献了力量。
  重整反应器是兰石集团的独家产品,一直保持着100%的市场占有率。在制造过程中,由于材料为高强度耐热钢,结构复杂多变,加上沿海空气潮湿,在焊接过程中容易产生裂纹,从而影响产品质量、延长制造周期。孙靖东通过实际生产经验和反复试验总结摸索出一套“降低重整反应器焊接裂纹的方法”,使整台产品焊接裂纹有效降低了95%以上,为公司直接节约成本300多万元。

  发扬“传帮带”精神
  培育更多大国工匠

  一棵树再高再大,也只能称之为树,只有许多大树聚集在一起,那才是森林。作为西海岸新区焊接技师工作室领办人,孙靖东坚持在自身技艺不断精进的同时,带领工作室成员钻研焊接工艺、发扬“传帮带”精神。他利用业余时间开设焊接课程160多个课时,培训公司焊工和实习生共计130余人,培养了11位焊接技师及30多名焊接高级工,为企业发展奠定人才基础。2022年,在西海岸新区总工会和区人社局联合举办的“工匠杯”技能大赛中,他带领他的徒弟包揽了焊接竞赛的一、二、三等奖。
  一路走来,孙靖东执着专注、精益求精,始终秉持自己的初心,踏踏实实坚守在生产一线,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了不平凡的价值。他始终坚信,焊接技术博大精深,探索永无止境。“我将保持劲头、继续努力,以勤学长知识、以苦练精技术、以创新求突破,为生产更多大国重器作出更大贡献。”孙靖东表示。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