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人民医院施行紧密型县域健共体医保按人头总额付费
创新服务为百姓健康“买单”

区人民医院远程影像诊断中心的医师正在远程阅片诊断。
□文/图 本报记者龚鹏
“太方便了!在家门口就能看专家号。”“拍完片可以远程阅片诊断,太厉害了!”……近年来,西海岸新区人民医院健共体创新医疗服务模式,获得群众好评不断。良好口碑的背后,得益于2022年1月区医保局与区人民医院健共体签订的青岛市首个紧密型县域健共体医保按人头总额付费(以健共体辖区参保人医保基金支出额为基数,将医保基金和公共卫生资金整体“打包”给紧密型健共体,建立“总额预算、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协议。
“科学完善的医保支付机制可有效引导医疗机构由追求服务数量的扩张式发展,转向追求服务质量的内涵式发展。”区人民医院党委委员宋金刚表示,为此,区人民医院积极创新、深化改革,为群众提供了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医疗健康服务。
率先成立“三高中心”
开展健康摸排管理
近日,区人民医院组织由区、镇、村三级医务人员组成的健康服务团队,到珠海街道郝家石桥社区开展“慢病专家进社区,精准管理保健康”主题义诊活动。活动中,专家为社区居民进行了慢病筛查与诊治工作,并就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进行了健康指导。
据悉,2022年8月,区人民医院启动“三高共管、六病同防”试点工作,在全区率先成立“三高中心”,指导健共体辖区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村卫生室成立“三高基地”“三高之家”,为辖区“三高”患者提供标准化、规范化、便捷化的三级协同服务。“该试点是促进医防融合、提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举措,目前9家健共体成员单位已完成‘三高基地’建设、77处村卫生室完成‘三高之家’建设。”宋金刚介绍,另外,健康服务团队还会对各自辖区的居民进行健康状况摸排,建立完善的健康档案。
“截至2022年底,我们已建立电子健康档案33.2万人,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冠心病患者等整体慢病管理率达到86.51%。”宋金刚说。
强化远程医疗协作
影像信息互联互通
“CT显示,您的肺部是正常的。之所以咳嗽考虑是上呼吸道的病变造成的。”日前,滨海中心卫生院放射科负责人车志伟告诉前来就诊的王先生。
车志伟告诉记者:“王先生已经咳嗽了6天,为排除肺部损伤,我们为他做了肺部CT平扫。CT片子上传到区人民医院远程影像诊断中心后,上级影像学医师集中讨论、阅片。15分钟后,报告单结果回传显示‘正常’。”
“医院信息化建设成果在创新医疗服务模式、满足群众就医需求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车志伟说,健共体依托信息系统与青岛市市立医院等开展远程医疗协作,健共体的远程影像诊断中心、检验中心、心电中心等也随之实现了上级诊断、同质服务。
“目前,区人民医院远程影像诊断中心已接入7家乡镇卫生院及卫生服务中心,并承担泊里院区放射科的值班工作。区人民医院健共体下属所有乡镇卫生院可共享总院及泊里院区的影像设备资源。”车志伟说,各中心还开通了影像检查直通车,病人随到随做,结果通过信息化系统发送至所在卫生院,缩短了病人的就诊时间。
截至目前,区人民医院远程影像诊断中心已为健共体成员单位完成影像诊断报告9.2万余份,真正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患者少跑腿”。
健康问题全负责
一个电话全办好
“您好,这里是区人民医院,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我想咨询一下,腿部受伤换药需要再挂号吗?”……
日前,一位咨询换药事宜的患者致电区人民医院健康服务热线,这条86190000号码的热线,是集精准导诊就医、协调双向转诊、参与应急管理、提供健康咨询、办理电话预约、受理投诉建议、落实电话回访和健康管理于一体的24小时一站式健康服务平台。“该热线的一大特点是加强了与其他健共体单位之间的联动,不仅实现了医疗服务同质化管理,还让上下转诊更加顺畅。”区人民医院健康指挥调度中心主任孙娜说,中心搭建了10席位人工话务系统,可满足同时、多线路接听需求。
据统计,区人民医院成立健康指挥调度服务中心以来,共计处理各类问题52000余个,办理双向转诊1300余例,所有诉求均得到妥善处置和答复,群众满意率达9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