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文章内容

直播背后的“怕”与“不怕”

——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用“大流量”努力传递执法为民“正能量”


   “中队长周周见”网络直播现场。
  □文/图 本报记者 李涛

  行政执法工作面广量大,一头连着政府,一头连着群众,直接关系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对法治的信心。
  行政执法能不能让老百姓“心服口服”,关键在于执法是否严格规范公正文明。6月12日,记者走进西海岸新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开设的“中队长周周见”网络直播栏目,感知直播镜头背后行政执法工作为民服务的力度和温度。
  “刚刚那个执法队员亮证了吗?”
  “路对面还有占路经营的咋不过去看看?”
  “综合执法不就是城管,城管也能上路查车吗?”
  ……
  每一次直播,都要面对网友们的灵魂拷问。“镜头就像一个放大镜,直播执法就不怕有人找茬挑刺吗?”面对记者的提问,区综合行政执法局信息宣传工作人员、“中队长周周见”网络直播栏目主播姜文菲坦言,“怕,非常怕!但是一句‘城管来了’,背后有市民群众对我们的调侃,也有我们内心的期盼,我们期盼向群众展示新时代综合执法新形象。”
  2021年9月,“中队长周周见”网络直播栏目在姜文菲“担惊受怕”中开播了。也正因为“怕”,执法队员们以更加严格的标准规范执法行为,动真格、出真招、见真情,用心用情讲好综合行政执法故事。
  面对网友们的火眼金睛,不藏着掖着,拉近镜头给大家看清楚执法细节,网友说哪里的问题严重就直奔哪里;面对一次次灵魂拷问,就一次次直面问题,积极回应关切;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目前集中行使城管、文化、旅游、国土、交通、海洋、水行政、林业、港航、环保等十大领域全部或部分行政处罚权,通过直播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综合执法……
  “面对质疑批评的声音,就是执法工作的真实写照。”姜文菲告诉记者,将最真实的一面展示出来,反而会有人站出来支持,“从开播以来我们收获了越来越多的善意流量,持续传递着综合执法的正能量,让我们有底气去面对网友们的检验。”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透过镜头,网友们看到了夏日里迎着四五点的朝阳,和早餐摊主们一起出摊的执法队员;看到了冬日里顶着刺骨寒风,每天坚持完成交通路检路查工作的执法队员,看到了一个个或严肃认真、或风趣可爱、有血有肉的执法队员。
  “如果有可能,谁不想做人人称颂的好人,理解一下执法工作者吧,服从管理守法经营,谁会去故意为难。”一位网友在评论中这样说道。“当我们渴望用真心打动群众时,也在被群众温暖着。用流量传递正能量,我想我们做到了。”姜文菲说。
  网络直播让执法更加透明,镜头内外,执法人员始终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依托这个新平台,还为群众解决了一批实实在在的问题。
  “禁止电动车进楼、扯飞线充电我很理解,但我们小区没有电动车停车区和充电桩,我们要怎么停车充电呢?”在隐珠街道的一场直播中,一位大姐突然跑到直播镜头前,诉说烦恼。
  留下联系方式、记录好问题,执法人员直奔现场,联系小区物业与社区工作人员进行实地调查。一周之后,停车区、充电桩全部安装到位。再次联系这位大姐,大姐感慨道,“谢谢你们,真是解决了大问题。为你们点赞!”
  就这样,“中队长周周见”网络直播栏目坚持行走在执法工作一线。记录贝壳桥女子执法服务组日常工作的短视频,让网友感受到了硬核执法的柔性力量;网络预约出租汽车专项整治行动中拍摄的《网约车那些事儿》系列普法短视频,一幕幕生动的执法场景让网友了解了从事网约车经营服务需要办理的许可证件、违法后果等法律法规;杨家山里的樱桃熟了,执法人员开展服务保障工作,帮助卖樱桃的老大娘规范经营,短视频发布到网上,网友们说,“这样的画面很温馨,老大娘的笑容、执法人员的话语和樱桃一样甜。”
  流量在向市民群众传递正能量的同时,也给予一线执法队员更多的力量。网友们说,“占路经营影响交通,确实该整治,但卖菜的大爷大妈们也不容易。”执法人员便积极联系附近市场,设立助农免费摊位。从劝导到引导,“执法为民”理念践行得更深更实;从质疑到好评,不知不觉中,默契与认同正悄然形成。
  “我们坚持扎根一线,在离群众最近的地方,用心用情讲好综合执法故事,搭建为民服务‘连心桥’,构建网上网下‘同心圆’,用‘大流量’生动演绎执法为民理念,努力传递出更多正能量。”姜文菲满目坚定地告诉记者。
  两年前,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在抖音官方平台开设了“中队长周周见”网络直播栏目。从第一次开播收获了7000多观看量至今,已经累计开播33场,单场直播最多4000多人同时在线,观看量最高达40万人次。该局将直播间设在执法巡查工作一线,7个直属中队、27个派驻中队每周轮番上线,中队中队长轮番做主播,将执法人员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置于镜头之下,既让市民监督执法,又让市民了解城市管理的规则,真正让行政执法公平、公正、公开。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