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文章内容

胶南街道打造新市民管理“五二一”模式,助新市民加速融入新生活

暖“新”微服务,最美零距离

   □本报记者 梁玉鹏

  胶南街道作为西海岸新区百亿级工业镇街之一,辖区内企业近千家,企业务工人员占街道总人口的近一半,流动人口占比大、流动性强等特点,给新市民服务工作带来更高要求和挑战。近年来,胶南街道针对新市民增长速度快、群体类型各异的特点,建立“镇街-社区-网格-微网格”四级管理体系,形成微网格新市民管理“五二一”模式,助新市民加速融入新生活,不断增强新市民的归属感。

  建立五个梯队>>
  打造新市民管理新模式

  在新市民管理过程中,胶南街道采取多层递进、多方协同的方式,建立五个梯队管理体制。
  其中,第一梯队由社区党委统筹规划,总协调、总调度;第二梯队由网格党支部、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组成,发挥好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第三梯队由社区工作人员、下沉业务部门、派出所、社区公益性岗位等力量协同治理;第四梯队由群众自治组织、网格志愿者参与网格治理;第五梯队由微网格长负责日常服务工作,对网格内居民分类建档,按照辖区户籍有房、青岛市内户籍有房、青岛市内户籍无房、青岛市外户籍有房的划分标准,建立不同的人口档案。
  与此同时,胶南街道充分发挥“双组团”(原“1+1+N”网格组团化的基础上,将43名专职网格员以社区为单位划分为8个工作小组,进行组团工作)作用,组织派出所民警、综治协理员、社会治理网格员联合上门排摸,做好新市民人口信息采集工作;在网格层面实行“以房管人”,要求房屋出租人及“九小场所”负责人及时向微网格负责人报备人员出入情况。

  完善两大网络>>
  实现新市民服务全覆盖

  胶南街道始终坚持“寓管理于服务、以服务促管理”,通过完善两大共享工作网络,实现新市民人口服务管理全覆盖。
  在完善组织网络方面,胶南街道制定《关于加强人口管理服务工作的实施方案》,建立新市民人口服务中心,在5个社区、31个网格建立新市民人口服务管理站,全面开展信息采集、矛盾化解、心理咨询、纾困解难等各项工作。
  在完善信息网络方面,胶南街道自主开发设计“慧治惠民”管理平台,并为各责任科室、社区、网格开通子账户,赋予数据管理操作权限。各责任科室、社区、网格根据实际情况,按工作要求定期更新并核实各自领域内人口信息数据。通过“慧治惠民”管理平台,实现了街道新市民人口信息社会化采集、各部门共享的目标。

  树立一个理念>>
  不断增强新市民归属感

  胶南街道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推动新市民人口公共服务均等化、待遇同城化。
  微网格负责人了解到象沟头经济适用房小区停车位不足、无电动汽车充电桩和健身器材的情况后,将问题整合上报社区,社区经过征集群众意见、现场研判后,制定了解决方案。目前小区里新增停车位40余个、电动汽车充电桩8个,广场上也安装了健身器材,居民有了活动场所。
  胶南街道依托微网格构筑新市民服务站和新市民联络服务微信群,以“微网格”服务带动网格化大管理,让每位新市民都能在网格体系内找到“栖息地”。同时,通过宣传“诉速办”小程序、建立流动工作站新市民“心愿箱”等形式,由之前的群众上报事情、相关部门下发责任清单指定部门处置,转变为现在的主动发现问题、整合多方力量解决,实现服务前移,将基层治理的“最后一米”化作服务新市民的“最美零距离”。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