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海岸新区强化城乡一体,着力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让新区每个孩子都能“上好学”

齐鲁第一实验小学的学生们学习围棋课程。□孙一鸣 摄
□本报记者 丁一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西海岸新区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追求。今年以来,新区聚焦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围绕教育高质量发展,制定攻坚突破举措,顶格推进、紧抓落实,确保各项工作取得实效。
仅仅在上半年,祥和苑社区幼儿园、华山幼儿园、瞭望山路幼儿园、青科实验幼儿园、碧海路社区幼儿园、奋进路幼儿园等6所幼儿园陆续投入使用,提供学位2160个,极大地满足了幼儿的入园需要。另外,还有6所幼儿园计划今年9月份启用,分别是金河路幼儿园、凤凰山路幼儿园、南下庄幼儿园、洞门幼儿园、殷家河南区幼儿园、殷家河北区幼儿园,届时可提供学位1800个,让更多孩子享受到家门口入园的便利。
科学规划教育布局,扩大优质学位供给,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前提。新区根据适龄入学儿童增长变化趋势,加强学位供需动态监测,完善区域教育资源供需预警分析系统,建立与人口变化相适应的学校弹性布局体系。为了扩大优质学位供给,新区实施基础教育优质资源倍增行动计划,高起点打造新建校,成立工作专班,筹建负责人全程参与项目建设,入驻项目现场办公,为新校建设提供“保姆式”服务,提升建设成效。
“2023年,新区新建、改扩建学校幼儿园16所,增加学位1.3万个。目前,新建中德未来城小学、扩建富春江路小学等5所学校幼儿园已基本完工;正全力推进星海湾路小学、中德生态园礼贤学校小学部等按期投入使用;全力打造的青岛西海岸中学、第九高级中学也将招生启用,高中学校布局同步优化。”区教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为强化城乡一体,确保教育公平,新区持续推进改薄提弱,投入2600万元,全面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今年还深入推进泊里、大村教育强镇筑基试点建设,一镇一案、一校一案,努力提升试点镇教育公共服务水平,泊里初中、泊里小学、董家口小学成功入选省级乡村温馨校园建设典型案例。新区还持续深化集团化办学改革,优化调整教育集团数量和规模,推动7所城区优质学校与14所农村学校组建联盟型教育集团,通过输出办学理念、管理经验、课程资源、师资培训等多种途径,加快向农村、偏远、海岛等地区的薄弱学校幼儿园扩充优质教育资源,不断缩小城乡、校际教育差距。
教师队伍的专业水平高低,决定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成败。鉴于此,新区持续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加大教育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优化名师招聘办法,加大“种子计划”人才选聘比重,依托引进名师资源,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同时,加强教师梯队发展培养,推进新教师、“菁英教师”、骨干教师、青岛名师、“教育名家”培育工程,实施教师全员分层分类培训。
此外,新区还选派青年教师到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等知名学校跟岗培训,以提高专业能力。上半年,有两项成果分别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二等奖,在近日揭晓的生物奥赛省赛中,新区学子一、二等奖的获奖数量居全市首位,1名同学成功入选省队。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工程,事关千家万户的根本利益。未来,区教体局将继续聚焦群众的“急难愁盼”,着力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创新破解教育发展难题,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幼有优育、学有优教”的美好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