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珠街道搭建三级联动模式,不断提升流动人口管理服务效能
激活“红细胞”,奏响“共治曲”
□本报记者 梁玉鹏
为进一步摸清辖区流动人口情况,确保治安秩序稳定,近年来,隐珠街道结合辖区实际情况,不断创新流动人口管理办法,通过搭建数字化管理平台、引导“红色”力量参与、构建监督管理机制等多方面措施,强化“街道—社区—网格”流动人口三级联动管理服务模式,做到流动人口底数清、情况明、管理服务到位,为营造安全有序的街道环境保驾护航。
打造智能平台
管理服务效率高
“以前登记信息都是我们自己用手写。自从有了这个小程序,社区工作人员把二维码打印好贴到楼道里,租客来了以后,自己用手机扫一下就可以进行登记了,非常方便。”黄土庄社区居民张春红说,隐珠街道综治办联合隐珠派出所、黄土庄社区创新开发微信小程序,让自己在登记租房信息时节省了很多时间。
隐珠街道通过打造便捷智能平台,提升管理服务智慧力,真正实现“便捷参与”。据介绍,该小程序设置“房东登记”“租户申报”两大板块,一方面房东先行登记房屋基础信息,后期根据租客情况实时更新登记流动人员信息;另一方面,流动人口也可通过小程序进行申报登记,经房东初步审核、社区进行复核确认后报送到隐珠派出所纳入系统管理。
面对黄土庄社区周边网点密集、人员流动性强等特点,隐珠派出所建立民警专管、辅警专职、社区和网格员参与的流动人口管理队伍,并建立奖惩机制,确保责任落实到每一个人。隐珠派出所还持续加强宣传力度,通过发放明白纸等方式,提高群众对流动人口政策的知晓度。同时,开展不间断入户排查、清查工作,针对不履行流动人口登记主体责任的房东和用工单位进行处罚。
组建“红色管家”
多方参与促和谐
为进一步强化辖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隐珠街道双珠路社区坚持问题导向,充分发挥社区的“雷达”和“探头”作用,全力提升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效果。
“作为‘红色管家’的一员,我对小区居民都比较熟悉,对陌生面孔也比较敏感,因此协助社区进行日常摸排,有非常大的优势。”双珠路社区“红色管家”冯皓如是说道。据了解,双珠路社区在建设“红色物业”过程中,招募“红色管家”112人,持续发挥党员作用,凝聚多方合力,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让“红色细胞”活起来。
同时,双珠路社区还积极协调辖区片警和行业部门,组织开展重点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工作,定期做好联合执法检查。同时,联合物业公司加强闲置房屋动态管理,并定时向管区、街道报告辖区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工作开展情况,及时提出相关意见建议。
双珠路社区坚持党建引领的工作理念,秉承共管共治原则,日常通过工作人员、网格员、公益性岗位人员对辖区进行细致摸排,收集汇总流动人口信息,并向隐珠街道平安建设中心、隐珠派出所及时上报人口信息采集情况,建立动态工作台账,做到辖区流动人口底数清、情况明。
创新服务模式
打造管理新格局
为破解流动人口登记难、管理难等问题,隐珠街道综治办坚持党建引领,创新打造便捷智能平台、统筹划分社区网格、创新奖惩激励机制,强化“街道—社区—网格”三级联动管理服务模式,不断提升流动人口管理服务效能。
今年以来,结合在职党员“双报到”活动,隐珠街道引导各社区不断强化联合作战,利用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的积极性,发动公益志愿者、在职党员化身民情收集员,主动走家串户,帮助社区征集居民信息及意见建议,为社区和谐稳定出谋划策。
“通过对试点社区的阶段工作进行总结汇总,逐渐形成一整套适用于街道整体的流动人口三级联动管理服务模式,并将在其他社区推广,不断提升街道流动人口管理服务效能。”隐珠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政协委员联络室主任陈洪波介绍道。
下一步,隐珠街道将继续探索流动人口管理服务新途径,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特别能担当”的隐珠铁军精神,以创新实干、担当有为的勇气和干劲,切实把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工作抓实抓细,促进辖区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工作法治化、数字化、规范化,积极打造流动人口管理服务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