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合作平台、优化营商环境、厚培投资沃土,青岛自贸片区——
打造中日地方经贸合作新样板
□本报记者 刘腾
7月14日,2023中日企业家青岛对话会在西海岸新区举行。会上,青岛市政府和欧力士集团签署深化战略合作备忘录。作为日本最大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全球最大的综合性企业集团之一,欧力士集团在增创发展新优势中,选择落户青岛自贸片区。此次签约为片区打造中日地方经贸合作样板开启了新篇章。
培育投资沃土
118家日资企业扎根
2021年9月,欧力士(中国)实业控股有限公司在青岛自贸片区成立,链接中日先进产业资源,统筹中国区域业务发展,还设立了基金、电商平台、融资租赁、保险经纪等多个延伸项目。“集团是最早进入中国的日资企业之一,近年来把发展重点放在了青岛。这里拥有良好的营商环境、发展环境,我们将立足青岛、面向全国,结合欧力士及日本合作伙伴资源,搭建中日产业超级链接者平台,促进中日企业合作发展。”欧力士集团大中华区董事长刘国平说。
像欧力士集团一样看中并扎根青岛自贸片区的日资企业,近年来不在少数,最早可追溯到30多年前的青岛松下电子部品(保税区)有限公司。
该企业是松下集团在华重要的电子元器件生产基地,多次追加投资,扩大生产规模,成为松下在华投资效益最好的公司之一,年销售额约17亿元,荣获“齐鲁友谊奖”“青岛市外商投资双优企业”等多项荣誉。
近期前来青岛自贸片区投资兴业的日资企业也络绎不绝。例如,世界机械制造业500强——日本荏原制作所所属荏原环境工程株式会社投资的荏原环境项目,已于今年3月份破土动工。该项目引进日本成熟的环境技术,从事垃圾、产业废弃物和污泥焚烧发电设施设备的设计、生产、建设、维护、管理运营等。
这“一老一新”两项目,是日资企业扎根青岛自贸片区的典型代表,松下、伊藤忠、三菱、住友、丸红等一批日资企业相继在区域内投资兴业。片区先后与日本瑞穗银行、日中经济协会等15个日本金融机构、商贸协会,以及神奈川、和歌山、岩手、宫崎、德岛、静冈等多个日本地方政府驻华机构建立合作关系。
“青岛自贸片区制度创新数量多、质量高、效果好,尤其是首创占比35%,远高于全国自贸试验区的平均水平。”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在发布青岛自贸片区三周年综合评估报告时这样评价。依托于此,全球资源要素在这里发生互动耦合,实现价值倍增。截至目前,区域已吸引日资企业118家,总投资15.6亿美元,成为中日企业合作发展的“沃土”。
搭建合作平台
中日资源高频互动
青岛自贸片区叠加国家级新区、综合保税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国际经济合作区等多重功能政策优势,成立三年来,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增速51%。片区内海运航线220余条,与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700多个港口互联互通,其中日韩海上航线60条以上。区域范围内的青岛国际经济合作区,被联合国评为“可持续城市和人居环境奖”,先后在综合标准化、低碳城市、绿色制造、智慧城市、智能制造等方面获得10多项国家级荣誉。
借助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青岛自贸片区重点在推进区域合作交流便利化、拓展多领域经贸合作空间等方面,探索中日国际合作的新模式。
2020年5月19日,青岛日本国际客厅正式揭牌启用,这是山东省首个日本主题的交流合作平台。成立以来,客厅通过线下、线上展厅,集中展示了节能环保、高端装备以及健康医疗领域50多家企业近200多件产品。截至目前,共接待各类企业、机构来访1500余批次、累计超过2万人次,促成中日企业达成合作意向8家、在谈20余家,有效提高了中日企业、协会间的产品及技术对接、交易效率。客厅成功承办了对话山东-青岛城市合作交流会、中日(青岛)碳中和技术创新论坛、跨国领导人峰会中日低碳化转型论坛、青岛·日本九州经济合作交流会等重要活动共计50余次。
为实现实体经济携手前行,青岛自贸片区搭建起四个专业产业园区。青岛自贸片区工委委员、管委副主任王莉在2023中日企业家青岛对话会推介时介绍,“第一个是百亿级投资的智能制造产业园,海尔集团在这里建设全球首个5G+工业互联网全连接示范园区,建成了海尔特大冰箱、中央空调两家世界级灯塔工厂;第二个是百亿级投资的基因科技产业园,已经建成了全球最大海洋基因库,全国唯一国家级海洋药物中试基地,国内首个超大基因测序设备、测序酶研发生产基地;第三个是青岛市集成电路产业园,规划打造高端人才集聚中心和专业人才培育中心,建立完善的集成电路上下游产业链;第四个是百亿级投资的航贸金融合创新基地,以国际贸易为核心、航运物流为支撑、现代金融为助力、科技创新为引领,构建国际航运、金融、贸易融合创新发展的绿色低碳示范园区。”
优化营商环境
实现互利共赢发展
作为一家机电一体化制造企业,青岛来易特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制造和供应半导体、光学、医疗设备及各种半成品,其中由该公司研发生产的眼科仪器精准度排名世界第一。
“我们企业在建厂选址期间,考察了许多城市,最终还是敲定青岛。一是因为当时招商部门的诚意和精神打动了我们,我们在选址建厂方面,无论有什么问题,他们都可以及时帮我们解决;二是因为这里的金融机构可以为我们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优惠、最便捷的本外币资金,同时也降低了我们企业的融资成本,而这对我们企业的长期发展是十分有利的。”青岛来易特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黄检元说道。
对标国际化的规则规制和管理标准,青岛自贸片区以制度创新为核心,聚焦企业的痛点、难点、堵点,率先推行跨国企业不见面审批、商事主体登记“即认制”等一系列惠企政策,实施政策上门、关爱上门和问计上门服务计划,推动信用赋能、数字赋能和金税赋能行动,搭建“三位一体”服务体系,营造自由便利的投资发展环境。来易特就切切实实地享受到了这一切政策红利。
依托良好的服务与丰富的跨境融资渠道,片区为来易特这样的日资企业解决了政策和融资难题,吸引了一批中外企业落户建厂。截至目前,片区集聚了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150个,新吸引企业主体2.95万户、纳税主体1.56万户,企业活跃度86.5%,高出75%的“非常活跃”基准11个百分点。
王莉表示,“互利合作共赢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欢迎更多的中日企业家来青岛自贸片区拓展产业投资、商贸金融、物流贸易等领域的合作。我们将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共同书写互利合作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