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服务提质,幸福生活加码
胶南街道重点突破民生领域焦点难点问题,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本报记者 梁玉鹏
今年以来,胶南街道深刻把握“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精神实质,按照新区公共服务满意度提升工作有关要求,统筹公共服务八大领域、社会治理公众投诉和群众来信来访工作,重点突破民生领域各类焦点难点问题,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不断提升广大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优化营商环境
赋能企业发展
通过出台优化营商环境“十不准”等一系列制度规范,胶南街道深化“1+N”企业包联机制,创新推出大走访、小走访相结合的服务模式,明确包联干部以及重点科室目标任务和工作要求,精准助企消除政策盲点。
胶南街道还立足街道十大产业链构建党建联盟,搭建校地企联建共建平台,聘任全区首批“红帆支部”营商环境观察员,启动“政策惠企直通车”,112名包联干部全覆盖式走访辖区700余家企业,经济科室对109家规上工业企业重点走访,收集政策咨询类、土地需求及改扩建类、基础设备配套类等问题150余项,权限范围内已全部解决。
同时,建立问题台账,明确承办科室和办理时限,由街道主要负责人挂帅、分管负责人牵头协调对接解决,150余项问题全部落实完毕。街道还组织召开项目现场会、人才招聘会等活动,为辖区企业提供全周期、全流程、全方位的深度服务。截至目前,辖区共有各类生产企业近千家,年工业产值约160亿元,年贡献税收5.2亿元,提供就业岗位1.5万个。
推动城市更新
打造宜居环境
为打造优美宜居的人居环境,胶南街道聚焦村居改造工作,加快推动郭家小庄安置区建设,2天内完成郭家小庄网格尾户拆除,一周内完成姜家洼子网格第一批15户拆除搬迁;在兰西安置区回迁中,1天内完成兰西网格220户居民回迁,5天内完成冯家岭网格216户居民协议签订。
街道高标准完成城市更新“840重点片区”的11个点位整改任务,因地制宜引入总投资9亿元的国兴橡塑智能化改造等3个改造提升项目。同时,以服务保障全国垃圾分类现场会为契机,高质量完成14个“微更新”项目,围绕204国道、疏港高速、青盐铁路开展“三线整治”,修缮重点道路3处,翻新中间隔离带2000余米,涂新沿线建筑墙面5000余平方米。结合“拆违治乱专项整治行动”,建立“环境整治会诊”制度,上半年累计清理占路经营900余处,拆除违规户外广告25处、违法建筑45处,成为新区上半年唯一实现土地卫片发现违法占用耕地和新增违法占用耕地“双清零”的镇街。
狠抓平安稳定
消除安全隐患
胶南街道持续深化“五化”安全监管工作机制,创新“四级管控”模式,今年以来,开展燃气使用等各类专项检查19项,排查并整改安全隐患4200余处。同时,组织开展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教育培训班5期,顺利完成8次上级对街道安全生产工作的督导检查。
胶南街道持续加大37处防火检查站24小时规范化值守检查监督力度,采取增卡哨、增人、增巡查频次的“三增”措施,组织机关、社区、网格等3000余人次开展防火巡查,共清理可燃物、枯枝落叶42处;加强防汛防台风筹备工作,组织开展险情处置和人员转移应急演练2次,对83处水库、塘坝等水利设施开展汛前专项检查,整改安全隐患7处。
做好民生实事
擦亮“崇德胶南”
胶南街道今年以来开发城乡公益性岗位131个,为500余名有就业需求的居民提供电焊工、面点师、电商主播等12个工种的就业培训,让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切实增进民生福祉。目前,胶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成主体施工,幸福里幼儿园、兰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入内部装饰阶段,以服务升级增强居民幸福感和获得感。胶南街道还不断深化婚俗改革成果,有序推进婚俗馆、婚姻礼堂建设,通过“社会招募+自愿报名”的形式,新聘用8名婚姻指导员,实现婚姻管理服务不断优化。
此外,街道持续推动社会治理工作走深走实,研究制定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实施意见,通过盘活闲置资金等“十条举措”力促共同富裕,并大力推动“德育乡村”提质扩面,会同区级重点志愿服务团队组建街道志愿服务联盟,擦亮“崇德胶南”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