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文章内容

区医保局聚焦企业群众所需所盼,推进医保领域一流营商环境建设

以服务之“优”促发展之“稳”

  □本报记者张静
  看病、买药、结算、康养……医保和百姓生活息息相关,是关系人民群众健康福祉的重大民生工程。医疗保障政策的制定落实事关群众切身利益,是一座城市营商“软环境”的重要体现。今年以来,西海岸新区医疗保障局紧紧围绕“深化作风能力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要求,聚焦参保群众、参保单位、定点机构的期盼和需求,紧扣惠企政策、经办服务、监督管理三个关键环节,大力推进医保领域一流营商环境建设,以医保服务之“优”促新区经济发展之“稳”。
  >>加强政策赋能<<
  注入惠企新动能
  为进一步减轻参保单位和灵活就业人员负担,全面激发经济活力,今年,新区继续执行降低职工医保单位缴费费率政策,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缴纳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降至8%,灵活就业人员缴费降至8.5%,持续为5.1万家经营主体“减负”。
  另外,区医保局积极发挥医保杠杆作用,上半年完成医保基金与医药企业直接结算5509万元,支付长期护理资金4757万元,助力医药、康养等产业发展。
  一个科学高效的医保支付机制,将有力推进医疗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为此,区医保局鼓励二级及以上医院建设中医日间病房,将诊断明确、治疗路径清晰、费用明确的19个病种纳入中医日间病房付费管理,在新区中医医院等6家医院开展中医优势病种按病种付费,开通中医优势病种24个,支持中医药创新发展。
  >>加强服务赋能<<
  增添利民新活力
  一座城市的营商环境如何,异地职工的医保便利度是一把尺。为此,区医保局积极推动57家定点医院开通住院、普通门诊和5种门诊慢特病费用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128家定点社区开通普通门诊费用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1200余家定点医药机构开通职工个人账户“一卡通行”,共为外地参保群众报销2.2万人次,直接结算医疗费用5000万元。
  除此之外,区医保局持续推进医保经办服务职能下沉,打造“1+23+N”医保服务体系,下沉23项业务至基层,构建“15分钟医保服务圈”;建设“西海岸新区医保云服务平台”,推进掌上办、电话办、视频办、邮件办、帮代办“5个办”,月办件突破1万余件,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让企业群众少跑腿”;拓展“互联网+医保”,优化医保电子凭证使用体验,推广应用医保就医资格“空中认证”和医药机构“电子地图”,大力提升服务效能。
  >>加强监管赋能<<
  营造发展好环境
  医保基金是老百姓的看病钱、救命钱。一直以来,区医保局将维护医保基金安全作为医疗保障工作的首要任务,持之以恒强化监管,不断提高医保基金使用的安全性、有效性。
  据悉,区医保局科学布局1200余家医保定点医药机构、定点护理机构,实行民营机构和公立机构同场竞技、公平竞争;开展医保基金综合监管,综合运用专项检查、交叉互查、自查自纠等方式,锁定重点医疗项目、药品耗材等开展专项稽核检查48次,精准打击违法违规违约行为,以公正监管促公平竞争。
  同时,区医保局全面推进“法治医保”建设,推广应用医保信用管理评价机制,严格执行医保内控制度,加强公平竞争审查,提升公平公正透明营商环境;加强医保队伍作风建设,实施“医保明白人”培育工程,开展“医保干部进基层、医保政策进万家”活动百余次,畅通民意表达渠道,增强经营主体获得感和满意度。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