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文章内容

服务提效能,办事少跑腿

张家楼街道提升要素供给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助力优化营商环境


  张家楼街道助力绿泽画院打造油画直播间。 (本报资料照片)
  □本报记者周莹

  今年以来,张家楼街道按照新区“创新突破年”工作部署,扎实开展“深化作风能力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大力提升要素供给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努力为企业群众创造审批少、流程优、效率高、服务好的优良环境,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

  >>提升政策普惠力度<<
  惠企红利送上门
  为激发企业发展活力,张家楼街道积极落实新区支持工业企业稳生产促发展的相关优惠政策,不断释放政策红利,扶持企业转型升级、业态拓展。
  针对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间长等难题,张家楼街道用好“项目审批服务直通车”“拿地即开工2.0版”等政策,为优质项目开辟“绿色通道”,实现飞普斯环保装置项目1小时内现场办结手续,提前1个多月开工建设。同时,帮助绿泽画院在抖音平台打造了4个油画交易直播间,助推文化产业产值达到1.3亿元。
  街道还组织开展“人社干部走基层——我当办事员”“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进企业”等系列活动,为企业职工宣讲住房、医疗等政策,当好惠企政策的宣讲员、企业发展的好帮手。

  >>提升便民服务水平<<
  办事不再“多头跑”
  张家楼街道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健全完善便民服务大厅管理办法、绩效考核、首问负责、延时服务、帮办代办等制度,梳理《张家楼街道便民服务政策汇编》,促进便民服务从“能办”向“快办”转变,着力解决企业群众办事“多头跑”“来回跑”等难题,累计办理企业群众各类事项7900余件。
  此外,张家楼街道还以新时代劳务公社为依托,梳理摸排辖区工种资源,建立服务就业创业“一拖三”模式,积极做好公益性岗位安置、新型职业技能培训、线上线下招聘会等工作,着力缓解“用工荒、就业难”。截至目前,街道共提供就业岗位2300余个,培育新型职业农民90余人次,开发城乡公益性岗位651个。

  >>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德育乡村”树新风
  张家楼街道探索构建农村“信用+治理”体系,建立健全信用兑换、金融保险、文明实践等功能,推广打造“德育乡村”治理模式。同时,建设全区首个“一站三中心、云上不打烊”的乡村驿站,零距离服务群众,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助力和美乡村建设。
  此外,街道聚焦民生关切,不断提升公众投诉解决率、满意率,用好“诉速办”“一家亲”等平台,探索“两代表一委员”参与社会治理机制,促进群众、企业和政府在沟通中解决问题、共同成长。截至目前,张家楼街道累计办理民生事项、公众投诉13266件,协同30余家多元力量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278次,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