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届青岛国际啤酒节“灵琅八鲜 海洋之夜”在金沙滩啤酒城举行
以啤酒之名,赴一场寻鲜之旅

活动现场举办了精彩的文艺演出。

新区海参龙头企业现场派发海参大礼包。

精彩的表演引得台下观众阵阵欢笑。
□本报记者 李涛
都说青岛的夏天有两种泡沫,一种是浪花的泡沫,一种是啤酒的泡沫。
7月30日,第33届青岛国际啤酒节“灵琅八鲜 海洋之夜”在西海岸新区金沙滩啤酒城举行。啤酒泡沫的麦香和海浪泡沫的鲜香,碰撞出醉美西海岸5000平方公里海域向海寻鲜的海洋盛宴。
这是城市的节日,更是消费的狂欢。在金沙滩啤酒城“灵琅八鲜 海洋之夜”活动现场,来自西海岸新区的海参龙头企业,向全国消费者派发出了100份、共计10万元的海参大礼包。政府积极搭台、企业踊跃响应、市民热情参与,政企民同频共振,这场海味狂欢让每个参与者都成为了主角。
本次活动由青岛西海岸新区管委主办,青岛西海岸新区海洋发展局承办,由青岛市黄岛区渔业协会、青岛西海岸新区海洋产业发展促进会执行。来自山东省海洋科学研究院的山东省刺参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李成林、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食品工程与营养研究室主任曹荣和青岛农业大学教授朱伟作为学术支持,参与了本次活动。
因海而生,海洋是西海岸新区的底色。西海岸新区是2014年国务院批复设立的第九个国家级新区,也是第一个以海洋经济发展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从新区设立以来,便全面实施经略海洋战略,2022年新区实现海洋生产总值增长9.8%,占地区GDP比重39.4%,占全市海洋生产总值比重40.5%。
凭海而兴,海洋是啤酒节的亮色。西海岸新区获批仅一年后,青岛国际啤酒节就在新区落户,逐渐发展成亚洲最大的户外节日、世界四大啤酒节之一,海洋元素一直贯穿着啤酒节的发展历程。坐拥“亚洲第一滩”金沙滩的潮起潮落,凭海御风,在海洋的环抱下展示着新区引以为豪的“啤酒之城”名片,从历届啤酒节的“海洋”元素,到今年的超大型海洋主题彩灯灯组、璀璨的灯光焰火秀、极具视觉冲击的裸眼3D装置、“幻彩之海”艺术巡游……啤酒城内时时处处都是海洋的气息。
当晚,金沙滩啤酒城中光影璀璨,熠熠生辉,“灵琅八鲜 海洋之夜”借青岛国际啤酒节举办之际,推出了以“灵琅八鲜”为主题的“灵之境、灵之幻、灵之舞、灵之帆、灵之音”五大篇章文艺演出,推介西海岸新区的海洋渔业产业。老尹家海参、红胡子海参、琅琊龙湾海参、岛之鲜海参等新区海参龙头企业,现场派发了价值10万元的百份大礼包,包含淡干海参、即食海参、海参蛋白肽、海参卵肽、海洋大礼包等丰厚礼品,让市民游客在沉浸式领略海洋文化的同时,满载而归。
“灵琅八鲜 海洋之夜”,是推动新区海洋渔业产业接轨海洋经济、接轨城市名片的重要引擎,是面向全国消费者派出的一份“海洋大礼”。
去年,西海岸新区海洋渔业区域公用品牌“灵琅八鲜”发布。作为山东省首个海洋渔业区域公用品牌,“灵琅八鲜”倾注了新区海洋人数十年的探索与实践。灵琅八鲜的“灵”,是撷取了北方第一高岛“灵山岛”的秀美灵气,世界最美海湾“灵山湾”的磅礴大气,新区的海洋渔业产品有着同样的高端品质;“灵琅八鲜”的“琅”,是回望数千年琅琊文化,古人祈福长寿、东渡寻仙,到了现代寓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向往,也为“灵琅八鲜”品牌注入了文化内涵。“灵琅”谐音“琳琅”,取意“琳琅满目”,代表新区海洋渔业产品的珍稀优质、品类的丰富多样。
作为新区海洋渔业的区域公用品牌,“灵琅八鲜”的“八鲜”代表新区丰富的水产品种类:鱼、虾、蟹、贝、蛸、参、藻、螺。这八大品类中当之无愧的“C位”,当属海参。新区海水养殖面积13000余公顷,水产品年均总产量达32万吨,年产值86亿元,占青岛市水产品总量的三分之一。其中,新区海参养殖面积2300多公顷,拥有全国首家国家级刺参良种场,年产海参2万多吨,是我国沿海重要的海参养殖地,是青岛水产养殖的支柱产业之一。
“灵琅八鲜”自诞生之初,便被赋予了使命:在区域文化内涵加持下坚持高端品质、珍贵稀有,为全国消费者提供最鲜美的味觉体验。经过近一年的培育和运营,“灵琅八鲜”已为十余家企业授权,与小米有品、京东、抖音等平台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与各企业品牌之间形成子母品牌互动运营,从品牌热度、流量、消费群体等方面为企业赋能。
新渔业、新品牌、新价值。
打造“灵琅八鲜”海洋渔业区域公用品牌,是西海岸新区贯彻落实打造“好客山东 好品山东”名片、践行“品牌兴区”战略的重要举措。未来,西海岸新区将持续开展品牌推广活动,让“品牌故事”和“海洋文化”融为一体,提升海洋渔业品牌影响力,激发海洋渔业企业创新创造的活力,以品牌实践助力新区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