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间断巡城清扫、定时清运垃圾……金沙滩啤酒城1025名保洁员全天候做好卫生保障工作
垃圾落地不超一分钟

消杀组成员对啤酒城内的垃圾桶进行消杀。□记者 龚鹏 摄

环卫工人及时清扫路面垃圾。
□本报记者 龚鹏 仪博文
晒得黝黑的皮肤、不间断巡城清扫、定时清运垃圾……第33届青岛国际啤酒节期间,在西海岸新区金沙滩啤酒城随处可见环卫保洁员,他们在啤酒城内不停地往返走动,及时清扫各种垃圾,实现“垃圾不落地,服务全天候”,为广大市民游客营造了整洁温馨的游玩环境。
>>日行三万步<<
全天候垃圾不落地
7月31日中午,金沙滩啤酒城室外温度高达30℃,烈日当空,虽然记者站在户外阴凉处,但仍感到热浪袭人。当市民游客都躲进大篷享受清凉的时候,负责垃圾清理工作的王存帅却行走在烈日下,仔细寻找地面上的垃圾,确保路面时刻保持干净整洁。“习惯了,再热也不能脱离岗位,咱干的就是这份工作,清扫干净一点,自己看着也舒服。”打扫间歇,王存帅一边大口喝水解暑,一边向记者介绍情况。
同为环卫保洁大军中的一员,殷浩宇尽管穿着长袖上衣、长裤,还是被晒得黝黑。殷浩宇所在的小组主要负责会场主入口周边及星光大道的保洁。“为了保持干净,我需要不停地在小组负责的区域内巡查,每天平均得走三万步以上。”殷浩宇告诉记者,在巡查过程中,他会随身携带一把笤帚和一个简易垃圾斗,随时清理发现的垃圾,确保垃圾落地不超过一分钟。
据黄发集团啤文公司物业保洁部副部长范瑞涛介绍,本届啤酒节环卫保洁秉承“垃圾落地不超一分钟,服务保障全天候”的工作标准,通过管理区域网格化、垃圾桶果皮箱摆放合理化、垃圾清运高效化、环境消杀日常化、管理考核常态化开展工作。
“所谓的管理区域网格化,就是按照一横三纵将啤酒城划分为三个区域,每个区域分为5个网格,每个网格配备网格员,每天进行自检、自查,将工作落实到位。”范瑞涛对记者说,本届啤酒节共派出保洁人员1025名,实行早、晚两班工作模式。同时保洁人员穿戴新定制的工作服、工作帽,在服装上实行样式、标识差异化管理,另外各保洁单位作业车辆按照标准样式入园,形成一套规范化管理。
>>打出组合拳<<
确保垃圾日产日清
今年,金沙滩啤酒城内科学布局垃圾桶数量与摆放位置,兼顾美观与实用。广场及道路区域按照之字形摆放,人员密集区每20米摆放一组,木屋区根据业户需求及人流量合理摆放。“垃圾桶这样设置很人性化,人员多的地方垃圾桶就多,人员少的地方垃圾桶会相应变少,既保证了环境干净整洁,又不浪费资源。”在金沙滩啤酒城游玩的市民魏哲告诉记者。
进入夏季,生活垃圾中混入了不少容易发酵、含水量大的瓜果皮、蔬菜叶,有些垃圾桶重量超过了200斤,大大增加了环卫工人的工作量。“面对这个现状,我们设立了2个垃圾回收应急总站及多条垃圾清运路线,2个垃圾总站占地面积约1600平方米,垃圾清运车辆20余辆,垃圾中转站配备垃圾清运小队120人、2000余个果皮箱及垃圾桶。各物业垃圾清运小分队将园区垃圾分类收运到垃圾中转站,由市政清运车将各类垃圾分类清运走,清运后的垃圾桶全部进行高压冲洗、消毒,并摆放到指定区域,做到垃圾日产日清日运。”范瑞涛告诉记者,通过一系列举措,金沙滩啤酒城的清洁保洁率与清运及时率达到了100%。
>>不间断巡查<<
擦靓啤酒城颜值
身穿防护服,戴着护目镜、口罩和手套,背着十几斤重的消杀喷雾器,作为消杀组成员之一,刘家煜正对垃圾桶、卫生间等公共区域进行消杀。消杀是环卫保洁工作的重要一环,刘家煜每次作业至少需要半小时,身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不一会儿,汗水就把衣服浸湿,虽然酷热难耐,但消杀作业容不得半点马虎。
“我们每天对垃圾中转站及卫生间进行6次消杀,办公区、大篷区等区域至少进行3次消杀,做到环境消杀日常化。”范瑞涛说,除此之外,游客休息区随时擦拭消毒。除此之外,园区每日都会进行现场巡查,按照考核要求对保洁单位进行考核,每周评选出一个最美团队,通过奖励措施形成“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
走进青啤花园广场,记者看到,青岛市黄岛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项目经理王彦斌正顶着烈日,带领一线保洁人员工作。“我们已连续8年服务于青岛国际啤酒节,今年主要负责A标段的园区保洁工作。为给市民游客带来舒适的体验,保洁人员轮班上岗,确保啤酒城内时刻保持干净整洁。”王彦斌告诉记者,A标段每天的保洁时间从早7时至24时,每班约200人,分两班倒,配置垃圾收集车、电动保洁车等垃圾清运车辆,每天对广场地面、公共厕所、青啤花园广场以及海岸线等进行保洁。此外,环卫工人每天还对卫生间、排水沟、大篷区域等进行冲刷作业,并通过喷药消杀进行去蝇、去蚊、去味,对果皮箱和垃圾桶进行定时清洗、喷药消杀、去味,保证桶壁清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