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岛街道举办“才聚黄岛·筑梦西海岸”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
搭就业“鹊桥”,促双向奔赴

招聘会现场,工作人员为求职者介绍岗位信息。
□本报记者 丁霞
52家用人单位、690个招聘岗位、260名高校毕业生、63人初步达成就业意向……8月18日上午,黄岛街道联合青岛自贸片区人才交流中心共同举办“才聚黄岛·筑梦西海岸”2023年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为企业和高校毕业生牵线搭桥,推动用人单位和高校毕业生实现“双向奔赴”,助力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搭建对接平台
助力精准就业
本次招聘活动,黄岛街道联合青岛自贸片区人才交流中心聚焦高校毕业生就业发展需求,围绕行业现状、发展趋势与高校毕业生就业发展趋势等方面,与企业进行精准对接,精心筛选参会企业,并在现场设置了商贸服务业、制造业、培训业、新业态等四个专区,为高校毕业生和企业搭建精准对接平台。
“本次招聘会共有行业头部企业、教育机构、新业态服务行业等52家企业参加,招聘岗位涵盖市场营销、财务管理、工业制造、教育培训、电商直播、新媒体运营等,其中融合智能、海尔、海新达国际物流等16家重点企业参加了此次活动,给高校毕业生提供了多元化、高质量的就业选择。”黄岛街道“爱心大姐驿站”首席代表高美英说,此外,黄岛街道特邀青岛自贸片区人才交流中心相关业务骨干在招聘会现场为高校毕业生进行政策宣讲解答、发放政策清单等服务,帮助他们解决来新区就业的后顾之忧。
线上线下发力
拓展就业空间
“街道充分发挥线上拓展、线下深挖的优势,广泛宣传、精准发掘岗位需求,拓展优质就业岗位,吸引更多青年人才投身新区建设,为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黄岛街道便民服务中心主任杨军说道。
线上,黄岛街道通过“馨”管家便民小程序与“青岛自贸人才港”数智化人才服务平台融合对接,实现信息数据互联互通,累计超千家企业通过招聘平台实现精准招才。同时,用好“智找活”招聘服务平台,为用人单位和求职者提供便捷高效信息交互平台,实现“人”“岗”智能化匹配,有效促进人才要素向新区精准流动,推动产才深度融合;线下,充分发挥大型企业促就业带动作用,联合自贸片区人才交流中心利用自身综合业务优势、系统平台效应和行业影响力,积极整合青岛青发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青岛才企综合服务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深入挖掘岗位潜力,持续扩大招聘规模。
创新服务举措
提升就业质量
“本次活动采取现场招聘会+线上招聘同步开展的方式。”杨军介绍,“互联网+就业服务”的模式不仅打破了地域限制,还搭建了线上实时交流平台,拉近了用人单位和求职者的距离,精准架起企业与求职学生间的沟通桥梁。
除现场招聘外,黄岛街道还不断创新招才引智方式,依托29个社区便民服务站建立“慧企管家”岗位供需对接点,充分发挥“爱心大姐”的“桥梁与纽带”作用,以点带面辐射周边,把引才触角延伸到基层。同时,积极构建区域协调联动的工作机制,搭建“校、企”供需对接平台,为有需求的企业、高校提供“点对点”“一站式”就业服务保障。
接下来,黄岛街道将以本次精准对接招聘活动为契机,持续创新就业举措,用活就业政策,优化营商环境,充分发挥“一站式”服务平台作用,精准提供就业帮扶服务,不断扩大就业容量、提升就业质量,助推营商环境再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