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种源自主可控的种业企业12个,拥有20余个种业自主品牌,年育种能力超过200吨,六汪镇——
种业强镇建设风生水起
□本报记者 梁玉鹏
种业作为农业产业链条中的关键一环,对于确保粮食安全、推动农业现代化至关重要。近年来,六汪镇紧跟农业现代化步伐,以种业为突破口,聚力打造种业小镇,探索构建“产学研结合、育繁推一体”的种业创新体系,加速攻关农业“芯片”,充分发挥种业企业优势,创建种业自主品牌,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为新区高质量发展贡献六汪力量。
“这个品种的花生株型直立,结果集中且数量多,按照目前的长势,再有个20多天就能收获了。”8月31日,在位于孙家沟村的青岛天之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花生试验田,来自西海岸新区农业农村局的专家和青岛天之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赵永志正在田间查看新区第一个自主选育的高油酸花生品种“润花1号”扩繁区长势情况。“今年属于扩繁阶段,目的就是提高品种产量,为接下来的上市销售做好准备。”赵永志介绍,“润花1号”是油食兼用的品种,株型直立、籽仁柱形,种皮浅红色、内种皮深黄色,油酸含量高达81.20%。今年,六汪镇政府帮助企业协调了1.93亩农业设施用地,用于建设冷库和仓库晒场,为后续育良种打下了坚实基础。
“目前,我们基地培育的各种萝卜产品已经出棚外销,深受消费者的喜爱,现在棚内还有西瓜和紫苏两个产品正在培育。”青岛盛禾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良种科研及育苗基地位于前徐村,该公司负责人金明告诉记者,为扩大种子代繁面积,基地与当地农户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实现种子代繁种植小市场与大市场有效对接,不断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和土地产出率,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据了解,该基地与北京大一种苗、山东华盛农业研究院等农业科技单位展开积极合作,不断加强技术创新,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基地主要育种白萝卜、青梗菜、胡萝卜等七大类产品,其中十字花科及胡萝卜雄性不育育种技术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实现年出口良种100多吨。
作为山东省农业产业强镇,近年来,六汪镇立足实际,坚持粮食安全与转型发展并重、品牌培育与集群壮大并重,高质量推进种业强镇建设,与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合作构建“政府引导+自主创新+市场运作”种业一体化发展体系,攻关农业“芯片”;培育种源自主可控的种业企业12个,拥有20余个种业自主品牌,年育种能力超过200吨,种业现代化水平走在全市前列。
2022年,六汪镇生产供应粮食15万吨、蔬菜31万吨、肉蛋2.1万吨、水果5200吨,占全区总量的20%。接下来,六汪镇将继续发挥农业强镇优势,以丰富的土地、自然、文化等资源为基础,促进三产融合,推动高质量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不断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助力乡村全面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