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文章内容

小早市温暖大民生


  晨光下的新华路早市行人如织。

  人们大包小袋满载而归,脸上洋溢着开心的笑容。

  在一个海鲜摊位前,新鲜的大虾蹦到了地上。

  市民在早市上挑选蔬菜。

  热闹过后,街道干净整洁恢复如初。

  早市上,一个个摊位整齐有序地摆放着。
  □文/图 本报记者 王培珂

  一场早市,半城烟火。9月5日一大早,虽然不是周末,但位于隐珠街道新华路社区的新华路早市已是一片喧嚣,早市里人头攒动,前来购物的市民络绎不绝,吆喝声、叫卖声此起彼伏,好像是市民这一天的生活都被“唤醒”了一样,整个早市升腾出浓浓的“烟火气”。
  新华路早市形成于1998年,目前共有120余个摊位,汇集了蔬菜、水果、肉类、海鲜等各种丰富的产品。近年来,随着早市管理日趋完善,越来越多的市民喜欢来这里购物,早市在方便周边居民日常生活的同时,也让很多农副产品增加了销售渠道。“我在这里卖了十五六年蔬菜了,周边居民都比较认可我卖的蔬菜,回头客很多。”老家河北的摊主刘江伟告诉记者。由于摊主经营费用少,货物周转快,早市上的果蔬商品价格普遍比商超低,也更新鲜。
  早市是城市“烟火气”的聚集地,早市的喧嚣、热闹、有序,折射出一个城市的文明形象。“我们联合新华路社区以及交警、环卫等部门,采取多提示、勤交流等方式,引导摊主规范经营,为市民营造良好的购物环境。既要‘烟火气’,也要文明范儿,才能让摊主和市民都受益。”区市场监管局市场建设服务中心党总支委员王继飞告诉记者。通过被动管理变主动引导,摊主的觉悟提高了,每次撤摊前都主动清理散落的杂物、菜叶等垃圾,受到了市民的一致称赞。
  小摊位,大民生。早市一头连着居民的“菜篮子”,一头连着摊主商户一家老小的生计和未来;一头牵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民生冷暖。热气腾腾的“烟火气”聚集了人气,也促进了消费,在保民生、稳就业、促发展、强信心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让城市更具活力与生机。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