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文章内容

灵珠山街道开展“访民意、解民忧、纾民困、促满意”专项行动

敲门扫楼,有事就办,办就办好

  □本报记者 丁霞
  本报通讯员 衣晓红

  “黄河西路小学门口的路很不好走,能不能给修修?”今年8月,灵珠山街道街村建设中心主任赵凯在入户走访时,北泥经合社一户居民向他反映了这一问题。
  现场调研发现,因祁连山路南段建设施工,不少施工车辆从黄河西路小学门前道路通行,导致道路路面损坏、东侧路基塌陷,影响师生和周边居民出行安全。为此,灵珠山街道研究决定,拟投资约16万元对黄河西路小学门前道路进行加固维修。
  曾经困扰青石湾经合社居民们的一件“糟心事儿”,也已被提上解决日程。柳花泊二社区第一书记宋现祥走访时发现,该社区沿街主路与周边地面高低落差最深处达到6米,给居民生活带来极大安全隐患,此前已有多位居民不慎掉入深沟导致骨折。
  深入调研后,灵珠山街道多方筹措近20万元资金,拟在青石湾经合社沿街主路和胡同等处安装不锈钢防护栏,保障居民出行安全,消除安全隐患。
  为持续增进民生福祉、解决民生诉求、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今年8月起,灵珠山街道在全域范围内开展“访民意、解民忧、纾民困、促满意”专项行动。围绕群众关注的居住环境、社会治安、基本医疗、文体生活、基础教育和社会帮扶等六大领域,组建6个工作专班,组织实施走访入户、暖心宣传、政策问效、民生攻坚、事要解决和数字惠民等六项行动,坚持问题导向、结果导向,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专项行动启动以来,灵珠山街道坚持党建统领,组织400余名机关干部、社区“两委”成员、党员代表、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和网格员展开“大走访”,采取“敲门扫楼”方式,深入每家每户,听取群众对公共服务和民生工作的意见建议,广泛征集2024年度民生实事项目。截至目前,灵珠山街道“大走访”已经实现辖区内6个社区32个经合社6000余户居民的全覆盖。
  入户走访,只是第一步,关键要用心用情解民忧。针对“大走访”中收集的群众反映强烈的各类民生问题,灵珠山街道充分发挥各专班“抓重点、带全面”的统筹协调作用,建立为群众办事定期回访、随访制度,切实推动解决事关群众利益的难点痛点堵点问题。与此同时,各专班还逐项梳理各领域近三年惠民政策落实情况,建立工作台账,针对工作短板及政策落实中存在的问题立行立改;针对12345热线、“诉速办”和行风热线等多渠道收集的问题,拿出年度攻坚计划和目标,抓紧推动整改落实;推广智慧教育、智慧中药房、智慧找活和云社保等数字化平台的应用,提高社区精细治理能力和便捷服务水平。
  截至目前,灵珠山街道累计收集群众反映问题34个,已解决22个,其余问题正在推动解决中。记者了解到,该街道此次“访民意、解民忧、纾民困、促满意”专项行动将持续到今年底。“我们在对民生热点难点堵点问题进行重点攻坚突破的同时,也要在抓常、抓细、抓长上下功夫,从制度上、根本上解决并杜绝同类问题再次发生,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灵珠山街道党工委组织委员赵树宗表示。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