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站 走进藏马山
藏马山下秋正好 唐风宋韵谱新曲

阿朵花屿尽显浓郁的唐宋风韵。

阿朵花屿内的建筑古朴典雅,独具韵味。

扫码看视频 新闻更精彩
□文/本报记者 李涛 龚鹏 图/本报记者 龚鹏
骑上马背,沿着阿朵马道款款而行,翠绿草场像一块巨大的翡翠,一半山川林海,一半帐房怀想,舒爽自然;
身披华服,漫步阿朵花屿青石板街,两侧是唐风古韵的建筑群落,小院庭阶悠远,满目唐宋风华,一步一景;
夜宿田园,驻足“石榴树下”家庭农场,三五好友开启一场秋日茶事,一帘秋影檐下长,偷得浮生半日闲,秋意醺然;
……
抵达一个目的地,能否玩出百般花样?
寻秋西海岸,藏马山试图给出答案。
溪涧的一泓秋水,山野的一缕秋风,秋日的藏马山被镀上了最绚丽的色彩,一个集田园、生态、度假、康养、旅居和影视旅游等于一体的高品位度假目的地正是好风光。
沉浸体验诗和远方
“穿行在阿朵花屿的青石板路上,仰视着来自千年前的唐风古韵,雨水叮咚间,仿佛梦回唐诗中描写的大唐盛世……”在阿朵花屿一家民宿的留言簿上,一位游客这样写道。
阿朵花屿汇聚了8间精品民宿,8种不同的理想世界,8种风格鉴赏,还提供了非遗、酿造、茶道、花艺、汉服和手作等多元文艺轻体验。风格迥异又各具特色的民宿品牌,可以满足不同游客群体的需求:有的民宿以亲子为主题,每间客房都像是让孩子们大呼惊奇的主题乐园;有的民宿以女性闺蜜为主题,红酒、玫瑰花等可以满足一切关于浪漫的想象;还有的民宿新青年轻奢范儿十足,深受年轻群体的喜爱……
岛城市民郭晓琳是一名民宿资深爱好者,也是阿朵花屿的常客,“这里特别适合周末游,住上两天一夜又惬意又放松。目前我已经体验了3家特色民宿,每次来都有不同的游玩活动,总能发现新惊喜。”
不只是民宿集群,阿朵花屿在沉浸体验方面下足了功夫。
阿朵花屿以藏马山森林公园的自然“肌理”为依托,以典雅质朴的汉唐风格为背景,以高品质的民宿集群为核心,集合文化、乡村、运动、艺术、娱乐和康养等多元服务,打造一站式“游、玩、娱、逛”文旅度假目的地,满足沉浸式度假体验。
中秋、国庆假期将至,阿朵花屿将举办“宋韵雅集”“古风游园”等活动,游园集章、提灯赏月、趣猜灯谜等活动精彩纷呈,非遗竹编、灯笼手作、绳编中国结等多种非遗活动国风满满,诚邀游客赴一场古风游园之约,尽情领略汴京集市的热闹盛景。
开业以来,迅速“火出圈”的阿朵花屿吸引了众多网红达人轮番探索,以时尚的潮流玩法、新鲜有趣的互动体验俘获了一众消费者的心,一跃成为新晋网红打卡地。
业态丰富百变度假
“这边空气清新,在户外活动特别舒畅。孩子在这里学会了与马儿亲密互动,还学习了骑士护具的用法,有利于培养孩子自信、勇敢、坚毅的品质。”经常带孩子来阿朵马道体验的青岛游客王先生说。
阿朵马道位于藏马山河畔花海,拥有1000平方米左右的马术障碍训练场地,还有540米沙地上马道一条,650米沙地下马道一条以及718米盘山道一条,游客可以在此参与马术比赛、亲子活动、骑行体验等活动。与此同时,阿朵马道的马术教练不仅具有专业的知识储备,更有丰富的教学和比赛经验,马场选用的是适合成人、少年骑乘的新疆伊犁马和广西德保矮马,硬件与软件的双重保障进一步丰富了游客的度假体验。
在阿朵马道不远处就是藏马老街,这是一条鲁东古民居建筑风格的特色文化街。地道风味、传统文化、民俗风情、艺术风情、非遗经典与老街水乳交融,满满烟火人间的景象。
无独有偶,近年来,新区提出“东有灵山湾,西有藏马山”的发展构想,在藏马山布局生态田园、文化旅游、影视旅游、宜居康养和民宿集群等产业,经过精心打磨,已经汇聚影视外景地、阿朵花街等文旅业态,一个集田园、生态、度假、康养、旅居和影视旅游等于一体的高品位度假目的地芳容明艳。
层次丰富的文旅生态离不开好山好水的自然生态。
去年8月,藏马山生态旅游区入选“山东省生态旅游区创建单位名单”。藏马山生态旅游区自然资源优越,生态条件优良,每立方厘米中负氧离子达14960个,森林覆盖率达76%。开园纳客以来,藏马山生态旅游区发展生态观光、生态体验等业态,年接待游客量近百万人次。
文旅融合振兴乡村
藏马山山清水秀、林木葱郁,如何利用生态资源实现产业兴、生态美、村民富,一直是当地政府苦苦思索的课题。
在崖下村的“石榴树下”家庭农场,“地里种菜”与“塘中养鱼”有机结合,打造出“鱼菜共生”模式。4000多平方米的玻璃温室,进行“鱼菜共生”技术展示和研学,配套建设乡村茶舍、民宿、手工坊等,形成集科技创新、农游团建、教育研学、乡村文创等功能于一体的乡村生态农业园区。
近年来,西海岸新区聚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藏马山片区是核心片区之一。藏马镇携手辖区文旅企业,统筹全域文旅资源,拓展文旅新业态、新领域,发展“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多业态,丰富文旅产品和服务供给,着力擦亮“山水藏马”文旅品牌,全方位、立体化展示藏马文旅新形象,振兴乡村经济,实现共同富裕。
“东有崂山,西有藏马。”藏马山在建设过程中十分注意挖掘、融合厚重的本土文化。在藏马山,流传着一个传说:秦始皇派出的人实际上找到了长生不老药,但是被一匹白马抢先吃下,白马一路跑到山中便消失,后人就把这座山称为“藏马山”。以《秦皇白马》的故事为引,结合周边琅琊文化,阿朵花屿提取中国古建古雅磅礴的气质,打造的白马景园就是这个千年传奇的当代再现。
结合当地特色历史文化资源,今年以来,藏马山聚焦“休闲、生态、康养、文化”等领域,植入音乐节、采茶体验、乡村美食、露营电影、汉服文化等一系列业态活动,力促“走马观花”的观光旅游模式向“深度体验”的全域旅游模式转变,多角度展示乡村旅游发展新成果,让群众共享旅游产业发展红利。
产业与“诗和远方”深度融合,开启了藏马山蝶变的新进程,在独特的地理资源、人文资源、自然资源上形成了特色的文旅产业链,不仅实现了城乡当代生活关系和经济关系的重塑,也是新型城乡共生的产业模式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