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文章内容

新区努力为驻区高校大学生留区就业创业提供最好平台、最优服务、最棒环境

立足青年“最需求”,提供青年“最需要”

  □本报记者 张静

  9月26日,西海岸新区举行《支持区内高校大学生留区就业创业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政策吹风会,介绍驻区高校大学生留区就业创业有关情况。2023年,新区将实现驻区高校大学生留区就业创业1万人以上,留区就业创业率达到20%以上;力争到2024年驻区高校大学生留区就业创业1.4万人以上,留区就业创业率达到25%以上;2025年驻区高校大学生留区就业创业1.8万人以上,留区就业创业率达到30%以上。

  政策引领
  助力毕业生走稳就业路
  人才是第一资源。近年来,新区打出“政策+服务”组合拳,先后出台了“梧桐树”聚才计划、“双招双引”二十条、自贸区青岛片区人才政策等,对人才在新区创新创业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新区现有驻区高校21所、在校生规模超过20万人。其中,毕业生数量5.4万余人,这是新区重要的资源禀赋,也是新区经济产业发展的独特优势。”工委组织部副部长,区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宋祥华介绍说。
  当前,新区正聚力做强高端装备等五大传统优势产业,培育人工智能等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壮大金融等七大现代服务业,加快建设高质量发展引领区。这些产业的发展,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也为青年人才干事创业提供了更多机会、更大舞台。
  “立足青年‘最需求’,提供青年‘最需要’。《实施意见》就是要让人才、技术、管理和产业等优势资源,在新区更加充分地对接融合,更加充分地释放发展动能。”宋祥华说。

  双向赋能
  打造青年成长生态系统
  《实施意见》是新区结合驻区高校多、产业基础完善的独特优势,创新推出的符合自身高质量发展需要、广大青年群体就业成长需要的政策。
  “新区坚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促就业稳就业的首位,通过抓政策落实、抓服务水平提升,全力以赴、千方百计确保大学生们多就业、就好业。”区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主任张金华介绍,为精准高效服务高校毕业生,新区通过落细落实各项政策措施、扩大政策性岗位规模、举办青年人才集市等招聘活动、抓好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建设、一对一结对帮扶困难毕业生就业等举措,促进驻区高校毕业生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同时,要求各相关部门引导更多用人主体参与到驻区高校毕业生留区工作中,充分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性,让青年人才发展有空间、生活有品质、内心有归属。
  “一个地方能不能留住人才,不是看给人才发的补贴有多少,或者说是不是有一两家优秀企业。”张金华说,留住人才的关键是提供适合长远发展的生态系统。《实施意见》整合新区多部门合力,融合多种优势资源,努力为青年人才来区创新创业、创意创造提供最好的平台、最优的服务、最棒的环境,打造让青年人才来得了、留得下、过得好的“生态系统”,实现青年人才与新区的双向奔赴。

  拓宽渠道
  锚定供需两端精准发力
  企业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实施意见》围绕校企两端衔接提出“全面开发大学生就业岗位、畅通大学生求职渠道、鼓励人才引进工作前置、做好大学生留区就业创业服务保障”四项要求,为高校毕业生和企业“双向奔赴”带来了更多可能。
  “我们建立了大学生就业与产业发展的协同联动机制、大学生就业岗位网格化开发与部门协同开发的工作机制以及就业人才服务专员队伍与企业‘一对一’服务机制。截至目前,开发大学生就业岗位3.7万余个。”区人社局高校服务科负责人徐猛介绍,目前共举办校园招聘活动29场,6000余名驻区高校大学生在新区找到了工作,秋招工作正密集展开。
  此外,鼓励驻区高校与京东方、海信等龙头企业共建产业学院或设立“企业冠名班”,组织开展“高校师生走新区”等游学实训活动,在校企之间搭建起互通有无、双向赋能、彼此成就的桥梁,为留区就业工作做足提前量。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