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文章内容

泊里镇创新“一三七”工作法,在全区率先实现新村资产完全融合

壮大“家底子”,鼓起“钱袋子”

  □本报记者 丁霞

  新村集体资产融合是促进共同富裕的前提和基础。自今年6月30日启动新村集体资产融合工作以来,泊里镇牢牢把握“事前、事中、事后”三个节点,创新实施“一引领(即党建引领)、三保障(即政策、组织、平台保障)、七推进(即超前推进、示范推进、梯次推进、包靠推进、攻坚推进、联动推进、多元推进)”的“一三七”工作法推动新村集体资产融合。截至目前,全镇10个新村57个网格已全部完成清产核资、会议表决、新合作社登记赋码等工作流程,在全区率先实现新村资产完全融合。

  强化党建引领
  扛牢责任担当

  “新村集体资产完全融合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泊里镇始终把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贯穿资产融合全过程。”泊里镇党委副书记、政协委员联络室主任郭宗刚告诉记者,该镇将新村集体资产融合工作列入“一把手”工程,成立镇集体资产融合工作领导小组及各专项小组,结合镇域实际,经过10余次反复修改完善,制定了《泊里镇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实施方案》《泊里镇农村集体资产融合方案》等6项制度文件。
  新村集体资产融合工作牵扯面广,利益纠纷和历史遗留问题较多,拆迁与未拆迁网格形态复杂多样,泊里镇通过摸清家底、示范带动、因地制宜等方式夯实融合基础。
  “结合各新村实际,我们创新将清产核资工作前置,超前谋划,聘请第三方会计师事务所参与清产核资工作,对新村所有资金、资产和资源进行全面清查核实登记。”郭宗刚表示,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资产评估,全面摸清“三资”真实数据,为推动新村集体资产完全融合打下坚实基础。同时,泊里镇放大尧头社区典型带动效应,分批次组织新村、网格干部群众到尧头社区参观学习,了解融合方法和路径,感受完全融合后的巨大变化,增强对融合发展的信心。

  强化组织保障
  夯实战斗堡垒

  不同新村资源禀赋不同、管理方式不同,班子成员战斗力不同,在推动集体资产融合过程中,泊里镇不断强化组织保障,优化队伍建设。
  据介绍,泊里镇建立集体资产融合工作包靠机制,由党政成员“揭榜挂帅”,签下“军令状”,具体负责指导实施;各新村成立资产融合工作小组,各网格成立资产融合工作实施小组,上下联动、权责清晰、层层落实,形成分片竞争、你追我赶的工作氛围。同时,镇党委为班子成员战斗力较为薄弱的网格增派指导员,强化阶段性业务培训,推动融合工作开展。
  群众的理解与支持是成功的关键。在新村集体资产融合过程中,也存在个别群众对政策不理解等情况,针对这部分群众,泊里镇集体资产融合工作领导小组指导员主动上门,详细为他们讲解资产融合给村庄后续发展带来的好处,最终得到了他们的理解和支持,保证了集体资产融合工作有序推进。
  同时,泊里镇通过召开座谈会、入户走访以及邀请有威望的老干部、乡贤能人等参与的方式进行宣传发动,扎实做好群众思想工作。另外,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组建党员突击队,集中攻坚集体资产融合过程中的堵点、难点。

  强化平台保障
  推动共同富裕

  近年来,泊里镇在推进乡村振兴道路上进行了积极探索,通过搭建平台、引进涉农头部企业、整合闲置土地资源等方式推动强村富民。
  为打造新区良种繁育基地,泊里镇与青泰、垄上等种业公司合作,带动农户增收57万元、集体增收30余万元;中国知名跨境电商平台大龙网已落户泊里,其乡村振兴板块将依托此次新村集体资产融合,统筹整合农产品资源,打造新区首家农业数字贸易产业基地,带动农民增收,预计今年营业额将达到8000万元。此外,泊里镇还成立了人力资源服务强村共富公司,组织开展专业技能培训,承接企业劳务外包等业务,实现村民家门口就业,截至目前已为各类企业输送劳动力1.2万余人,仅尧头社区就有150人被录用为山东港口青岛港正式员工,人均年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
  在今年7月份举行的泊里镇首届啤酒美食嘉年华期间,镇驻地新村物业管理强村共富公司承揽了园区卫生保洁等业务,22天时间里,新村集体增收17万元。依托泊里镇新生小城市建设,泊里镇部分新村强村共富公司已开展工程建设、劳务外包、物业管理等业务,资产融合后,将进一步丰富经营业态,壮大公司规模,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