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文章内容

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在新区广大师生中引发热烈反响

攀登科技高峰,追梦星辰大海


  青岛黄海学院师生收看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发射直播。
  □文/图 本报记者 丁一

  10月26日11时14分,搭载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七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10分钟后,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为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深刻感悟载人航天精神,西海岸新区各学校组织师生观看了发射直播。广大师生心潮澎湃,无不为祖国的航天事业感到骄傲。
  在文汇中学,师生一起守在屏幕前关注神舟十七号发射实况,随着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顺利腾空,大家激动不已。816班学生张潇月告诉记者:“新一代航天人在攀登科技高峰的征程中,以顽强的意志、杰出的智慧以及特有的崇高境界,铸就了载人航天精神。作为一名新区学子,我将以他们为榜样,努力学习,刻苦钻研,立志为建设航天强国贡献一份力量!”
  文汇中学教师袁珂表示:“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行任务彰显了我国航天科技实力的不断攀升。我坚信,在载人航天精神的支撑和引领下,我国航天事业定会矢志不渝,逐梦星辰大海,在新的伟大征程中谱写时代新华章。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当中去,为国家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
  上午11时14分,在青岛黄海学院,收看直播的师生早已坐在教室里,聚精会神地看着大屏幕。对于神舟十七号飞船的发射,师生们充满了期待,火箭点火发射的那一刻,现场响起一片热烈掌声。“观看完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的发射,我心潮澎湃。作为大学生,我们要从航天事业发展的辉煌历程中汲取经验力量、提振信心斗志,不断激发自己探索专业的热情,扎实学好专业知识,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青春力量。”黄海学院商务英语专业大一学生徐子晴说。
  黄海学院国际商学院辅导员王桐说:“回顾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中国航天人把热爱祖国的积极信念、科学务实的工作作风、默默奉献的高尚品质一起写进了浩瀚太空。作为一名高校工作者,我要把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融入到工作中,着眼学生长远发展,发挥产教融合的优势,培养更多新型技能人才。”
  在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全体师生屏息凝神,共同期待着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的历史时刻。看到电视屏幕里出现飞船成功发射的画面,大家心潮澎湃,不约而同地鼓起了掌。“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航天员江新林,他在地上驾驶过坦克,在天上飞过战斗机,今天又驾乘神舟十七号飞向太空,面对不同的挑战,他总能放平心态,脚踏实地,克服困难,最终书写‘三连跳’的人生。在本次发射任务中,先进的遥感技术不断地监测飞船的姿态和位置,为其能够快速、准确、平安到达空间站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未来,我会努力学习遥感技术,将其应用在祖国广阔天地上,为耕地保护、海洋环境监测、城市发展规划提供技术支撑。”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学生雷琨皓说。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海洋与空间信息学院教师盛辉说:“今天,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射任务实现30战30捷。作为一名从事遥感技术的教师,我感到骄傲与自豪。航天事业的一次次成功,意味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我将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努力培养摄影测量与遥感领域拔尖创新人才,为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