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遇上“双十一”

初步完成手工贴片的螺钿漆器

生产车间内,工人们各司其职加紧赶制螺钿漆器。

直播专员在直播间向网友推介螺钿漆器。

工人分拣准备贴在螺钿漆器上的贝壳薄片。

爆款产品提前打包,方便第一时间配送。

工人对螺钿漆器进行手工打磨。

扫码看视频
新闻更精彩
□文/图 本报记者 王培珂
“双11”临近,各大电商平台纷纷开启预售。10月31日晚8时,天猫“双11”第一波售卖正式开启,当日,记者走进位于辛安街道的青岛艺贝贝艺工贸有限公司,了解新区手造企业如何备战“双11”。
上午8时,记者来到青岛艺贝贝艺工贸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看到40余名工人正各司其职,进行着裁切、贴花、描彩上漆、抛光等工序。“我们已经对一些爆款产品进行了提前打包,今晚8点开始售卖后,马上就可以打印单子进行出货配送,让产品第一时间到达顾客手中。”青岛艺贝贝艺工贸有限公司董事长陈茂强向记者介绍。
青岛艺贝贝艺工贸有限公司是一家集设计、生产、销售为一体的专业螺钿产品制造企业,主要生产以螺钿工艺制成的螺钿漆器。螺钿,是指用螺壳与海贝壳(主要是夜光贝壳)磨制成人物、花鸟、图形、文字等薄片,根据纹样图形需要而镶嵌在器物表面的装饰工艺。它起源于商周时期,至唐宋时工艺成熟,明清时达到高峰。螺钿漆器最大的特点是具有贝壳天然的斑斓色泽和不褪色的自然属性,是中国特有的传统艺术瑰宝。2022年,“青岛螺钿技艺”入选新区第六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我们青岛沿海地区有着丰富的原材料,这是我们从事螺钿产品制造所拥有的先天优势。同时我们加强技术研究,公司的裁切技术从原始手工裁切技术改良为精准数控裁切技术,并拥有独家专利。”陈茂强告诉记者。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乐于购买非遗和手造等文创产品,传统文化的生产与市场消费也实现了‘双向奔赴’。去年‘双11’我们销售量达4000件,今年已经备货超10000件,随着大众对螺钿漆器的认可,今年我们有信心取得新突破。”谈到“双11”的销售预期,陈茂强信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