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文章内容

第二十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今日在西海岸新区启幕

西海岸“土特产”借会出圈

新区组织30家品牌企业参展,产品涵盖六大类近160个品种


   第二十届农交会西海岸新区展区布展完毕。□记者 龚鹏 摄
  □本报记者 王雪 本报通讯员 薛顶
  第二十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11月9日至12日在西海岸新区举办。8日下午,记者在青岛世界博览城内看到,农交会各项筹备工作有序推进,12万平方米的展区搭建和产品布展等工作已全部完成,做好了开门纳客的充分准备。
  早在今年8月份,西海岸新区管委提早安排,周密部署,启动了会议筹备工作。10月25日全区筹备工作会议结束后,新区13个工作组第一时间进驻会场集中办公,会同市级12个工作组成立农交会筹委会现场指挥部,建立起部、省、市、区“四级联动”协同工作机制,每日召开“四级一体化”现场办公会议,确定事项当日转办、当日落实、销号管理,有效保障了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黄岛蓝莓、海青茶、琅琊鸡、瑞滋海参……作为“东道主”的西海岸新区,在本届农交会现场精心打造了300平方米的特装区,组织全区种植业、畜牧业、水产业等领域的30家品牌企业,将涵盖粮油、瓜果、蔬菜、茶叶、水产品、畜禽产品等六大类近160个品种的产品搬到展会现场,各式各样的特色展品拉满“期待值”。“农交会是国内规模最大、最具权威和影响力的综合性农业展会,我们将把握本土承办这一优势,全面展示新区的中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山东省知名农产品、青岛市知名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农产品等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成果。”区农业农村事业发展中心主任孙磊介绍,为丰富展品种类,新区还组织“麦草画”“祝兹陶瓷”等8类非遗文化的30余种展品入驻,向国内外观众呈现新区非遗的独特魅力。
  产业振兴,品牌当先。随着品牌建设持续深入推进,提升新营销渠道、构建新消费模式、推进新产品研发、健全供应链体系,推动农业产业标准化、规模化、智慧化,必将成为西海岸农业品牌化发展的引擎,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跑出加速度。
  “此次承办农交会,为新区农业品牌提供了优越的展示平台。”孙磊表示,在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品牌建设贯穿了农业全产业链,成为助推农业提档升级、提质增效的重要保障和持久动力。截至目前,西海岸新区共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130个,获得国家优质农产品品牌11个、山东省知名农产品品牌12个、市区知名农产品品牌84个,一批独具特色的农产品品牌正赋能西海岸新区现代农业发展,品牌战略、品牌经济、品牌形象不断激活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潜力动能,持续助推农业提质增效,带动乡村产业全面兴旺。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