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自贸片区面向APEC经济体通关便利化六项措施发布
提升通关效率,助企降本增效
□记者 刘腾 报道
本报讯 为进一步畅通与APEC经济体经贸合作,近日,青岛海关发布《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青岛片区面向APEC经济体通关便利化六项措施》。
在入境船舶人员卫生检疫方面,采取无接触模式,通过智能化技术,对APEC经济体从青岛口岸入境交通工具人员,实施测温、流调、采样、检疫处理监管等核心环节无接触作业。
在易腐生鲜货物便利化通关方面,对抵达青岛自贸片区海关监管作业场的RCEP原产易腐货物,设立易腐货物快速通关专用窗口,实行随报随审、优先查验,在货物抵达后和提交放行所要求的信息后6小时内放行。
在进出口货物通关方面,实行集装箱进口“船到直提”出口“抵港直装”,允许进口货物抵港前办理海关申报和缴税手续,出口货物运抵口岸前提前申报,实现进口货物不落堆场船边直提,出口货物抵港后直入前沿装船。
在进境棉花鉴重方面,对进境棉花实施智慧监管、智能鉴重,检疫、鉴重、复磅“一站式”集成查验。
在研发生物样本进口审批方面,实行“一次办理、全年许可”,允许研发企业所需的生物样品进口由多次审批改为按年度进口计划集中申请、一次审批、分次核销。
在高信用企业退税方面,对高信用企业实施税收“优享单”服务,出口退税“免填即报”,实现“即报、即审、快退”。
“这次推出的六项便利化措施,旨在主动对标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在通关环节提速度、降成本、优环境。”青岛海关自贸区和特殊区域发展处处长赵义介绍,“比如进口棉花鉴重,以远程‘云复磅’取代传统的人工逐包鉴重,每票可为企业节省约600元的费用,有利于企业降本增效。入境船舶人员无接触式卫生检疫,预计每年可节约港口作业时间2万小时,为畅通国际物流大通道提供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