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文章内容

青岛自贸片区深耕改革“试验田”
全国第一梯队的地位更加巩固

四年搏浪立潮头


   青岛自贸片区奋力当好改革开放排头兵。(青岛自贸片区供图)

  在华大智造等龙头企业带动下,青岛基因科技产业园加速成势。
  □本报记者刘腾

  春华秋实,四年有成。自2019年8月获批以来,青岛自贸片区以制度创新为核,持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坚持大胆闯、大胆试、自主改,实践形成创新案例285项,12项在全国复制推广,52项在全省复制推广。创新驱动下,片区外贸进出口实现年均增速27.3%,实际利用外资实现年均增速26.3%,新增企业主体3.39万户、纳税主体1.7万户,带动新引聚世界500强投资项目66个……
  一组组亮眼数据,是青岛自贸片区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最好印证。在片区挂牌成立四周年之际,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综合评估:青岛自贸片区全国第一梯队的地位更加巩固。

  制度创新
  “良种”不断播撒
  “为国家试制度、为地方谋发展”是自贸试验区建设肩负的重要使命。围绕制度创新这一核心任务发力,青岛自贸片区试出了新经验、闯出了新路子、改出了新成效,285项制度创新“良种”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青岛自贸片区全国首创数字仓库,获批2022年度数字强省市级标准建设项目,基于数字仓库的“动产质押融资业务模式”获得国务院复制推广。该模式依托片区口岸和大宗商品集聚优势,以区块链技术为核心,以数字化仓储为基础,以数字仓单标准化为抓手,实现“仓储、贸易、金融、监管”协同创新,为大宗商品保供稳价提供了新模式。
  一粒良种,可以播撒希望;一株新苗,可以长成大树。一系列创新成果的涌现,让青岛自贸片区产业发展享受到源源不断的“红利”。
  “我们开展业务需要进口生物样本,常规流程是进口一批申请一次,手续多、时间长,而生物样本对时间、温度、湿度等都有严格要求,不能在港口长时间滞留。”青岛华大基因研究院首席科学家范广益表示。为破解这一难题,青岛自贸片区管委联合海关等部门,探索开展生物样本进口“清单式”监管模式,由原来的逐批申请调整为按年度集中申请、一次审批、分次核销。据悉,该模式不仅惠及青岛华大,也为片区发展基因科技、海洋生物等产业打通了样本进口的便捷通道。
  “在改革开放、创新探索的第四个年头,青岛自贸片区制度创新思路和成果渐入佳境,制度创新举措数量处于全国前列,且呈现出含金量高、延续性强、与国家要求契合度高等特点。”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院长崔卫杰说。

  扩大开放
  拓宽“经济出海口”
  自贸试验区肩负着打造新时代对外开放新高地的重任。青岛自贸片区通过最大化发挥制度创新优势,实现了高水平开放的全面提升。
  新型离岸贸易连续两年在全省占比超80%、全市占比90%以上;新型易货贸易实现首票业务通关,贸易额占全省95%;2022年跨境电商进口额超过52亿元,占山东省跨境电商进口总额的71.4%。近年来,青岛自贸片区跨境电商、离岸贸易、易货贸易增长迅速,并成为贸易发展的新增长极。
  在服务和参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方面,青岛自贸片区发挥的作用愈加明显。仅今年上半年,围绕大宗性资源原材料及产品,片区就对共建国家实现进出口额665.4亿元,同比增长18.9%。
  青岛自贸片区经济发展部副部长赵永辉介绍,片区推行了黄河流域“一港通”等通关便利化改革,“智慧海关”、物流监管一体化等联动创新,以及“数字化仓库+海外仓”等措施,进一步拓宽了开放门户。
  打造黄河流域“经济出海口”,是青岛自贸片区新的探索。片区已成功举办两届黄河流域跨境电商博览会,在“搭建交流平台”“推介黄河流域特色产品”等方面取得一系列成果,为沿黄流域各省份产品出海开拓市场提供了新通道。
  此外,中德生态园开展中德两国间多层次、宽领域交流合作活动,建成山东省内首个中德技术产品交易平台、“中德商通”经贸合作平台;青岛日本“国际客厅”已吸引欧力士、富士康等世界500强企业项目签约、投产,荏原、来易特等日资项目纷纷落地,预计到2025年基础设施配套基本完成,客厅入驻企业将超过200家。

  项目为王
  产业体系梯次进阶
  项目建设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是推动稳增长、稳就业、促发展的“定海神针”。
  青岛自贸片区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的理念,带动新引聚世界500强投资项目60余个、过亿元项目660余个,智能家电、集成电路、基因科技等产业同步发力、梯次进阶,正加快打造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建网络、造场景、搭平台、聚生态。在这样的创新打法下,青岛自贸片区打造百亿级智能制造产业园“5G+工业互联网产业示范区”,其中海尔特大冰箱工厂、商用空调工厂获批全球“灯塔工厂”,占全市总量2/3、全省1/2。
  青岛市集成电路产业园是青岛市规划建设的新兴产业专业园区之一,也是全市首个挂牌的新兴产业专业园区。依托该产业园,青岛自贸片区集成电路产业已初步形成包括设计、制造、封测、材料、设备等领域的产业链发展格局,累计落地产业链重点项目22个,力争打造中国重要的集成电路产业集聚高地。
  作为全国67个自贸片区中唯一承担基因科技发展任务的片区,青岛自贸片区构筑起海洋科研、基因组学、高端装备、生物育种、民生健康“产学研”一体化布局,集聚产业项目28个,其中包含华大智造、清原农冠等“龙头”企业,集聚基因产业人才2100人。按照“规划引领、集中连片、组团发展”理念,片区正高水平建设青岛基因科技产业园,力争打造成为带动齐鲁、服务全国、影响全球的基因科技新平台。
  潮起自贸满目新,奋楫逐浪正当时。新征程上,青岛自贸片区的蓝图愈发清晰: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坚决扛起“走在前、开新局”的使命担当,深入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大步向着“建设更高水平自贸试验区”的目标迈进。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