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马山旅游区成功创建山东省生态旅游区,灵山岛保护区入选培育单位
新区旅游又添省级招牌

藏马山旅游区的阿朵花屿一步一景,尽显唐宋风韵。
□记者 李涛 王培珂
通讯员 丁大千 报道
本报讯 近日,省文化和旅游厅、省生态环境厅联合发布《关于公布2023年山东省生态旅游区、生态旅游区培育单位名单的通知》,确定20家单位为2023年山东省生态旅游区,16家单位为2023年山东省生态旅游区培育单位。其中,西海岸新区藏马山旅游区成功创建山东省生态旅游区,灵山岛省级自然保护区入选山东省生态旅游区培育单位。
藏马山旅游区坐落在藏马山南麓,背靠绵延的藏马山山脉,资源优越,空气优良,森林覆盖率76%。项目以山、林、湖等生态要素为核心,以吃、住、游、娱、会、商等为主要产业,形成了两横三纵的生态旅游体系。目前已经建成包含游客中心、大型停车场、餐饮住宿配套等线上线下公共服务体系,投入运营的项目包含森林公园、植物园、千禧谷、阿朵花街等十余个生态旅游产品。
近年来,藏马山旅游区坚持保护和开发协调并举,生态旅游红利进一步释放,已经实现了省内、全国以及洲际市场的国内外覆盖;非遗等人文历史得以保护发掘,规划并实施重点保护街区、村落,保持其历史传承性和整体完好性并进行集中展示。保留传统的大庙会节庆活动、地方剧种和传统剧目、民间传统工艺、民俗表演节目;推动生态教育研学与旅游产业融合,做好生态教育与研学教育产业融合。
西海岸新区文化和旅游局工作人员介绍,下一步,旅游区将从生态旅游主题,扩展到多元化生态文化场景体验营造上。以乡村振兴为目标,以生态保护为底线,让当地村民充分参与和受益,打造集生态旅游、文化体验、运动休闲、观光娱乐等绿色产业为一体的生态旅游小镇。不断培育生态旅游产品、规范生态旅游服务,实现生态旅游资源合理保护利用,推动生态旅游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灵山岛保护区扎实开展生态环境修复、基础设施升级、民生服务保障等工作,先后荣获国家森林康养基地建设试点单位、全国林草科普基地、全国首批地质文化村镇、全国首个“负碳海岛”等荣誉称号。凭借海岛独特的生态资源,初步形成了以环岛滨海观光线为主线,以小灵山、虎嘴崖为基础的观光区,以运来石、大扇门等为灵岛浮翠12景点的“一线、三区、十二景”观光体系,年接待游客量近15万人次。今年以来,灵山岛保护区积极探索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编制具有灵山岛特色的生态产品目录清单,推进全市唯一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省级试点工作,率先建立碳普惠激励机制,实行碳积分兑换制度,已兑换各类生态文创产品750余件,形成了全民低碳的良好氛围。
下一步,灵山岛保护区将充分发掘生态环境优势,牢牢守住生态底线,不断延伸产业链条,育强生态旅游产业,创新做优特色品牌,完善激励监管机制,把灵山岛打造成集生态旅游、渔俗观光、康养度假、科普研学、文化体验、民宿体验、美食餐饮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生态旅游综合体,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