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切口”撬动乡村“大文明”
滨海街道因地制宜开展移风易俗工作,积极培育文明乡风
□本报记者 张静
移风易俗是乡风文明的重要实现途径,也是乡村振兴不可或缺的助推力量。近年来,滨海街道坚持运用好“制度建设、文明实践、典型树立”三大举措,因地制宜开展移风易俗工作,积极弘扬新风正气,为乡村振兴赋能添彩。
为推进移风易俗制度化和规范化,滨海街道各村居成立红白理事会,制定相关规章制度,定期开展专题培训,发挥好红白理事会在婚俗、殡葬改革中的作用。同时,将移风易俗纳入信用超市兑换机制,以积分兑换制画好移风易俗“同心圆”,推动群众成为移风易俗的参与者和践行者,共同助力文明乡风建设。
在引领乡风文明新风尚方面,滨海街道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以“一年一村一场戏”“我爱阅读一百天”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为载体,积极弘扬文明新风,不断深化移风易俗。街道还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优势,组织志愿者开展主题宣讲、入户宣传等活动,宣传文明婚俗、勤俭节约等文明理念,引导群众破除陈规陋习,自觉践行文明习俗。
此外,滨海街道积极深入开展“文明家庭”“绿色家庭”等创建评选活动,培树先进典型,发挥榜样引领作用。通过社区好人好事榜、新时代文明实践家庭站,传播移风易俗先进事迹,引导广大群众见贤思齐、争当先进,不断提升自身文明素养,共同营造和美民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