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石崖街道构建全龄服务体系,兜牢民生保障底线
关爱“一老一小”,守护“朝夕安好”
□本报记者 仪博文
“一老一小”事关千家万户,实现老有所养、幼有所育既是一项系统的民生工程,也是万千家庭的期盼。红石崖街道把“一老一小”挂在心上、把民生工作抓在手上,构建全龄服务体系,把一件件“民生小事”办成“暖心实事”。
多元筹集补贴资金
让老人暖胃又暖心
为做好老年人就餐补贴工作,红石崖街道结合实际情况,按照“政府补一点,企业让一点,集体添一点”的多元筹资机制,创新推出“3+3+2+2”助餐补贴标准,即“市级财政补贴3元,区级财政补贴3元,8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所在的经合社补贴2元,医养服务公司让利2元”,让街道70—79周岁老年人自费2元钱、8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不花钱,就能享受到10元标准的助老餐,有效解决老人的用餐问题。
连日来,到红石崖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查体的居民络绎不绝。自2015年8月份开始,由街道出资,每年为辖区60-64周岁的户籍居民及50-59周岁的低保人员进行免费查体(65周岁及以上常住居民统一参加国家基本公共卫生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免费体检)。此项惠民政策落地以来,为居民提前预防疾病,提高健康水平提供了有力支持和保障,这一惠民举措也赢得了辖区群众的一致好评。
落实儿童福利保障
“一个都不能少”
在让老人安享“夕阳红”的同时,保护关爱未成年人也是红石崖街道高度重视的一项工作。
街道积极落实各项儿童福利保障政策,建立儿童福利领域专项治理长效机制。安排专人对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重点困境儿童开展精准关爱、帮扶,做好档案管理动态提报工作。相关工作人员采用“一对一”入户走访等多种方式,常态化、动态化摸排困难家庭儿童,每月都将社区内符合救助条件的儿童信息进行提报,对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给予特别关注,建立儿童福利领域专项治理长效机制,并结合实际情况严格落实好儿童福利保障政策,做到“一个都不能少”。
关爱帮扶困难群体
兜牢民生保障底线
在关爱帮扶特殊困难群体方面,红石崖街道通过开展走访服务行动,为他们送去温暖、纾困解难。2023年前三季度,街道共申报发放低保金206.5万余元、老年人高龄补贴195.3万余元以及残疾人和困境儿童救助补贴392.2万余元。同时,积极拓宽社会公众参与慈善的渠道,引导15个合作社成立社区慈善基金,目前已指导3个合作社发放了约12万元的爱老助老金及物品。
下一步,红石崖街道将持续做好“为老、为小、为特殊困难群体”服务,深入开展民生保障与关怀工作,切实做到有的放矢、精准施策,兜牢民生保障底线,持续擦亮民生工作“温暖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