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一策”,绣花功绣出城市高颜值
公用集团市政公司不断提升环卫作业精细化水平,助力打造新时代幸福美好生活态

环卫工人驾驶电动扫路车对市民广场进行清扫。
□文/图 本报记者 张静
城市之美,在于精致;城市管理,在于精细。
近年来,青岛西海岸公用事业集团市政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市政公司”)从提高环卫作业标准化和精细化水平入手,探索构建环卫“一路一策”模式,进一步提升城市环境卫生精细化作业水平,打造干净、整洁、有序的城市环境。
摸清“家底”
细分四个养护等级
“现在新区越来越美丽了,一年四季都能看到绿色,路面干净又整洁,每天出门散步时的心情都很好。”提及家门口四季如画的景致,住在海韵丽都小区的赵先生满心欢喜。
自2022年起,市政公司对养护范围内674条(段)市政道路及8个特色小镇进行多轮次全面“普查”,建立“一路一策”道路养护台账682册,详细记录养护区域市政道路的养护等级、起止点、面积、人员配置以及人工清扫、机械清扫、高压冲洗的作业时间和频次等信息,全面掌握每条道路的保洁详情,为道路保洁精细化管理奠定扎实基础。
“建立台账后,我们根据道路人流量和实际保洁难易程度对保洁人员进行定岗,加大对商业街、居民密集区、较难保洁作业区等重点区域保洁人员的布局密度,弹性调整环卫作业人员的单人作业面积。”市政公司运营管理处工作人员管宇翔举例说,例如市民广场周边的重点路段,通过降低单人作业面积、增加机械作业频次,提升精细化作业水平。同路段的人行道作业模式也由纯人工作业转变为人机结合作业,有效缩短保洁作业时间,减轻保洁员的劳动强度。
管宇翔介绍说,城市道路机械化洗扫与洒水降尘精细化作业已全面实施“一路一策”管理,并将674条(段)市政道路分为四个养护等级(精细化示范路、一级道路、二级道路、三级道路),根据每条道路实际情况、易污染点、污染时段和污染原因,制定出不同类型、不同要求的保洁作业标准,形成该道路专属的道路保洁策略表。
因路施策
实时监管消除盲区
海西路虽然路面宽阔平整,但过往工程车较多,单靠“冲洗+机扫”难以将路面缝隙中的泥沙全部清洗出来,为此,市政公司推出洗扫车与深度清洁车并肩作战模式,每周作业,让道路恢复“本色”;
西海岸路一到秋冬季节落叶较多,市政公司对该路段采用“人机结合”的作业模式进行巡回保洁,扫地车、冲洗车、电动鼓风机、人工保洁轮番上阵;
千山北路两侧工地较多,为解决人行道灰尘、泥土问题,市政公司合理调配雾炮车、洒水车、高压冲洗车等各类车辆,增加作业频次,减少扬尘污染;
椒江路人行道较为开阔,市政公司对该区域采用小型冲洗车和小型机扫车联合作业模式,将难以清洁的路面缝隙进行彻底清理;
香江路夜市小吃摊点密集,存在零星垃圾较多和地面油污问题,针对这些情况,市政公司要求该路段保洁员每天对路面进行巡回捡拾,夜间出动高压冲洗车对路面进行全面冲洗,保证市容环境;
……
“通过‘一路一策’,我们对管辖区域内的道路、公园等养护基本做到了实时监管,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消除日常管理盲区。”市政公司市政作业队副队长殷才生告诉记者。“一路一策”模式根据道路车辆通行情况,采取不同的清扫方式,即人行道采用“人工清扫、人工清扫+鼓风机、人工清扫+冲洗、人工清扫+机扫、人工+冲洗+机扫”,车行道采用“人工捡拾、车辆捡拾、人工+小型机扫车、人工+机扫+洒水+高压冲洗”多种模式,并不定期对城区道路实施“深度保洁”,真正把精细化作业落在实处。
优化模式
提高道路保洁质效
城市发展得越快,城市管理面临的挑战就越多。机械化保洁作为一种高效、安全、智能的保洁方式,正逐渐成为城市保洁发展的趋势。
“随着‘一路一策’的全面实施,公司的机械化设备越来越多。”殷才生告诉记者,机械化保洁不仅可以提高保洁作业的质量和效率,还可以利用传感器等技术手段对作业进程进行监控和调整,确保保洁效果的稳定和可控。
截至目前,新区共有188条道路获评全省城市道路深度保洁示范路,53条道路获评全市绿化管理示范路、达标路,26座公厕入选全市“百佳公厕”,新区道路保洁既有实效又有亮点。
接下来,市政公司将继续探索优化“一路一策”作业模式,不断提升日常管理实效,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助力新区打造新时代幸福美好生活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