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文章内容

编织服务网,畅通就业路

黄岛街道不断完善就业创业服务圈,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本报记者 丁霞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牵动着千家万户的生活。今年以来,黄岛街道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为目标,通过健全就业创业公共服务体系、用好用活就业创业促进措施等方式,不断完善就业创业服务圈,让群众端稳端牢就业“饭碗”,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人力资源要素保障。

  >>开发岗位<<
  拓宽就业渠道

  近日,今年刚成为雷沃重工正式员工的杨宇一边回答同事的来电咨询,一边处理档案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工作起来显得游刃有余,完全看不到新手的“青涩”。
  去年7月份,家住黄岛街道的杨宇通过街道人社中心推荐,获得了雷沃重工的大学生就业见习岗位。“通过一段时间的见习,我现在已经是雷沃重工的正式员工了,主要从事办公室综合行政工作,非常感谢这个见习岗位,让我在成为企业正式职工之前就能积累许多工作经验,也让我在找工作时更加精准高效。”杨宇说。
  近年来,黄岛街道通过开展大学生就业见习岗位募集计划,在辖区28家企业募集就业见习岗位244个,吸纳64名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等青年进入企业开展在岗见习,帮助他们积累工作经验、提升就业能力。
  同时,街道派出由便民服务中心、发展保障中心、党建办公室等责任科室工作人员组成的45人就业志愿服务团队,开展大走访、大调研,广泛摸底就业困难人员、离校未就业大学生、已脱贫劳动力、零就业家庭成员等就业需求。全街统筹做好城镇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兜底安置群众就近就业,截至目前,街道已通过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230人次,全年发放公益性岗位补贴资金700余万元。

  >>优化服务<<
  提升就业质量

  近年来,黄岛街道坚持将就业技能培训作为一项重要民生工程,结合街道产业发展等情况精选培训项目,积极开展各类培训,引导“五类人员”等重点群体提升就业创业能力,确保他们技能在手、本领在身、就业有路,不断提高他们的就业质量。今年以来,黄岛街道共完成西式面点、衣物收纳、短视频直播与带货等实用技能培训285人次;完成叉车、低压电工、焊工等特种专业培训199人次。
  同时,街道加强与青岛自贸片区人才服务中心、辖区企业、驻区高校、人力资源机构等单位的协作联动,广泛收集优质就业岗位,通过“线上+线下”“走访+入户”方式精准推送匹配,提高辖区群众就业率。截至目前,黄岛街道累计开展线上线下各类招聘活动19场,通过“馨”管家微信小程序开展每周一期“码上就业”岗位推送,提供就业岗位1.68万个,达成就业意向4647人。

  >>强化指导<<
  激发创业热情

  “我从来没想过自己会开一家家政公司,在自己创业的同时,还能带动更多人实现就业。”青岛家净美保洁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柴霞表示,几年前,她在黄岛街道的大力帮扶下,在崇明岛东路123号创办了“青岛心连心家政服务部”,经过几年的拼搏和街道的跟踪帮扶,她的公司也由原来的一家家政服务部,发展成为拥有“心连心家政服务部”“心连心清洁用品超市”的青岛家净美保洁服务有限公司。她的公司目前已安置120多人实现就业,并为孤寡老人开展义务服务600多次,免费为社区居民发布房产信息300多次。
  近年来,黄岛街道强化创业带动就业倍增效应,引导更多群众激发创新创业热情,实现自主创业,并通过全覆盖走访各类创业项目,开展上门“送政策、送服务”活动,助力小微企业发展壮大。今年以来,黄岛街道累计走访小微企业315家、发放创业补贴162万余元;辖区8名创业者共获得小额担保贷款330万余元、238人获得创业补贴446.4万元;为5997人次申请并发放灵活性就业社会保险补贴共计299万元,实现城镇新增就业5380人,由创业带动就业1500余人,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