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之间架起就业桥梁
西海岸新区全面深化东西部劳务协作,助推两地就业招工双赢
□本报记者 张静 本报通讯员 包永静 曹杰
自2021年西海岸新区与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及定西市岷县建立东西部协作结对关系以来,新区人社部门主动作为,从搭建劳务对接平台、强化协作服务、培训提升技能等方面,打造全方位、宽领域、多渠道就业帮扶新局面。截至目前,新区累计吸纳两地来青就业1342人,其中脱贫人口802人,完成指标任务的177.4%;帮助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7436人,完成指标任务的222.4%。
多渠道搭建劳务对接平台
据了解,为建立企业人力资源输送渠道,新区与武都区、岷县共建“劳务工作站”,依托“劳务工作站”建立常态化跨区域岗位信息共享及发布机制,促进供需信息精准对接、脱贫人口精准输出、用工企业精准招聘。
新区还积极举办专项招聘活动,组织130余家优质企业和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赴协作地开展招聘活动12场,累计提供岗位5000余个,促进对口协作地区劳动力来新区就业,保障新区企业用工。同时,支持新区、岷县两地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联合成立梧桐树人才生态产业(青岛)有限公司,进一步提高劳务协作组织化、专业化水平。
为保障外来务工人员在新区“留得下、留得好”,区人社局为务工人员提供专业化技能培训;依托“定西-青岛”专列接送务工人员,让务工人员实现“出家门、进厂门”无缝衔接;引导企业加强饮食、住宿等方面的关怀,并定期召开座谈会了解务工人员的思想状况,尽量满足其合理需求。
深层次开展政校企合作
为提升协作地技能人才素质,区人社局与武都区人社局签订《建立工匠联盟合作协议》,加强两地技工及职业院校结对帮扶共建,并促成岷县人民政府与青岛睿智博海实业有限公司签订《人才培训基地建设投资合作框架协议》,在岷县注册成立人才培训公司,精准培训城乡劳动者和高技能人才。
当前,新区已与兰州理工大学、兰州职业技术学院签署《校城合作发展战略合作协议》,与岷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兰州理工大学和兰州职业技术学院建立政校企合作实践基地,促进学校科技、人才、专业优势与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精准对接,进一步推动校城合作、共赢发展。
此外,新区还在协作地高校开展“兰州理工大学双选会”“访名校 送优岗”等引才推介活动,帮助协作地的大学生了解新区的引才环境,吸引其来新区就业创业,共计提供研发、机电等优质岗位600余个,线上线下参与人员3500余人次。
精准化开展就业技能培训
此外,新区还根据协作地区脱贫人口的实际需求,公开遴选师资力量强、教学质量高的培训机构承担培训任务,科学设置养老护理、钢筋工等培训专业,开展技能培训,切实提升脱贫人口的就业技能水平。
培训采取“技能培训+就业岗位”模式,累计为参训学员提供400余家新区优质企业的近8000个岗位,着力实现“培训一人,上岗一人,致富一家”的目标。据统计,2021年以来,新区共培训协作地区脱贫人口1507人,完成指标任务的125.6%。
下一步,区人社局将进一步完善东西部劳务协作机制,持续推进劳务协作走深走细走实。同时,充分发挥劳务工作站和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等平台作用,促进新区企业招工信息和协作地人员求职信息精准匹配;不断强化政校企合作,推动产教深度融合,提升技能培训的有效性,切实增强协作地劳动力和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创业能力,着力促进其在当地或新区实现充分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