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人大代表、大场镇三河埠村党委书记毕纪花——
俯下身子加油干,乡村振兴大步走
□本报记者 梁玉鹏
作为一名来自农村基层的人大代表,大场镇三河埠村党委书记毕纪花心系群众、俯身田间地头,在基层岗位无私奉献,从事农村工作已有26年。26年来,她始终将理论学习内容和实际工作紧密结合,提高履职能力,做到学以致用、以学促干,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身兼区人大代表和新村党委书记双重身份,毕纪花积极号召新村党委成员,协同周边区镇两级人大代表积极推动村民共治、村企共赢、村民共富,让三河埠村当好乡村振兴“排头兵”。她始终坚持履行好人大代表职责,积极参加各种培训,提升履职能力;在镇人大指导支持下,建成三河埠人大代表工作站、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黄岛基层立法联系点三河埠村信息采集点。
毕纪花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发挥代表密切联系群众职能,先后在村内开展主街墙体美化、修建排水沟、硬化路面、修建党员活动室、建设扶贫车间、完善村内监控设备等工作,村庄面貌得到极大改善,环境更加美丽宜居,村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不断增强。
三河埠村人均土地少,村内就业难,年轻人多数在外打工,导致大片土地闲置。为了带领村民实现共同富裕,毕纪花在区人大组织的调研考察中,不断学习其他地区乡村振兴的先进经验,引进隆辉农业旗下的青岛创惠富民有限公司,集中流转土地,激活闲置资源。面对新事物,部分村民有抵触情绪,项目落地并不顺畅。为了给老百姓作榜样,她带头砍掉了自己精心栽培的绿化苗木,挨家挨户与村民沟通,最终说服了大家,这才打造出了新区西部最大的阳光玫瑰葡萄园项目,让村集体收入有了明显改善。
为了提升老百姓文明素质,毕纪花积极推动在人大代表工作站定期开展“好媳妇、好婆婆”“四德榜”等弘扬正能量的评选;发起家风家训门牌定制,每个家庭将最想彰显的家训格言印制在门牌上,让每一个村民抬起头就能看见,村民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巨大改变,邻里关系、婆媳关系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基层工作千头万绪,只有俯下身子加油干,才能对得起村民的信任与支持。”毕纪花说,接下来,她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带领大家继续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大步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