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文章内容

隐珠街道开展“四上”企业大走访,为企业提信心、解难题、促发展

上门“把脉”,助企业打通堵点

  □本报记者 梁玉鹏
  本报通讯员 周文倩

  为进一步加强政企沟通,及时有效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营造尊商、重商、亲商、安商的氛围,助推辖区经济高质量发展,近日,隐珠街道积极开展“四上”企业大走访活动,为企业提信心、解难题、促发展。
  走访活动采用“1+N”干部包企的模式,街道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和各办公室(中心)负责人对辖区内131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78家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规模以上服务业法人单位和14家有资质的建筑业、有开发经营活动的全部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开展全覆盖大走访。
  街道干部深入企业一线现场走访,了解企业、融入企业。通过面对面与企业家交流座谈,弄清弄实企业经营发展和项目建设情况,切实掌握企业经营中存在的困难问题和实际诉求,规范填写《走访工作台账》。根据“一企一档”工作要求形成企业专属档案,做到“家底清、情况明”;整合各职能部门“政策力量”,为企业量身定制政策“明白纸”、专属“服务包”,编印《惠企政策词典》送至企业。指导企业用好“青岛政策通”“市信用综合服务平台”“青诉即办”等全市服务企业统一平台,变“人找政策”为“政策找人”,确保“应享尽享”。
  截至目前,41名包联干部累计现场走访300余次,进企开展座谈150余次,采取电话、微信等方式开展回访反馈50余次。
  为了高效化解决问题,街道建立“清单制+责任制+销号制”三项问题管理模式,对企业提出的诉求台账进行“分类式”梳理,对需要区级层面解决的问题,积极对上协调,研究解决方案或提交街道党政联席会研究后拿出方案并在规定时间内办结销号;对因政策问题或历史遗留问题无法解决的,由业务部门会同走访负责部门解释,争取企业理解。
  截至目前,共收集涉企诉求问题62个,涉及惠企政策、政务服务、金融信贷、纳税服务、人才用工等9个领域,问题均建立清单台账。
  本次集中走访活动结束后,大走访助企机制转为常态化工作。隐珠街道将按照“服务企业无事不扰,企业需求有求必应”原则,常态化推进领导包联走访“四上”企业活动。每半年至少开展1次实地走访,每周召开企业重点反馈问题协调推进情况调度会,进一步完善企业问题诉求反馈机制,持续帮助企业破解一批经营堵点和发展难点,争做企业发展的知心人,全力打造“亲清政商·和美隐珠”营商环境新名片。
  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接下来,隐珠街道将持续开展主动靠前服务和走访工作,在“精准”和“优质”上下功夫,及时把各项优惠政策、扶持政策落到实处,当好企业“服务员”,全力协助企业解决难题,助力企业更好更快发展,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