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港口集团在青岛市2023年建成投产、目前续建以及2024年计划新开工项目共计32个,其中23个位于董家口港区
重仓布局打造山东港口青岛港未来发展重要增长极
董家口飞驰“黄金赛道”

□本报记者 董梅雪
2月21日,山东省港口集团2024年世界级港口群建设(青岛)建成项目投产暨新项目开工仪式举行,标志着山东省港口集团在青岛共计32项、总投资754.85亿元的建成投产、续建及计划新开工项目正式启动。
32个项目中有23个位于董家口港区,占比超七成。其中,青岛港董家口港区北三突堤7-8#泊位工程项目和琅琊台湾作业区湾底通用码头工程项目已纳入国务院批准的全国港口布局规划,被列为国家重大项目。一个个大项目、好项目的深入推进,将助力董家口经济区加速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进一步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项目量质并举<<
增强高质量发展动能
据介绍,续建项目中,包含董家口港区第二座40万吨级矿石泊位工程、董家口港区液体化工仓储二期、青岛港董家口港区中心路子信路立交桥一期及中心路取直段工程等项目。
其中,董家口港区第二座40万吨级矿石泊位工程项目总投资45亿元,建设1个40万吨级矿石专用泊位及配套设施,设计通过能力1600万吨,将进一步优化港口功能布局调整,缓解港区矿石码头通过能力不足的问题,适应船舶大型化发展需要,进一步满足腹地钢铁企业外贸进口铁矿石的供应需求。目前,该项目的18个沉箱全部安装完成,全面驶入施工快车道。
2024年新启动推进项目中,包含青岛港董家口港区北三突堤7-8#泊位工程等世界级专业化码头集群项目4项,以及董家口至沂水新建铁路工程、董家口港区液体化工仓储三期、青岛港董家口港区冷能发电项目。
其中,青岛港董家口港区北三突堤7-8#泊位工程项目总投资34.5亿元,建设2个10万吨级多用途泊位及后方堆场,青岛港董家口港区琅琊台湾作业区湾底通用码头工程项目总投资67.89亿元,建设7个3万-7万吨级通用泊位。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提升董家口港区通用散杂货物作业能力。
>>加速产业集聚<<
打造未来发展增长极
2020年6月,董家口港区顺利通过国家口岸开放验收,正式成为国家一类开放口岸,为港区进入大发展阶段奠定了坚实基础,西海岸新区从此迈入“双港口口岸”时代。2023年,董家口港新建成投入运营泊位4个,累计建成投入运营泊位达到27个,港口吞吐量达到2.1亿吨。
本次活动相关的32个重点项目中的23个位于董家口港区,不难看出,董家口港区已成为山东港口青岛港未来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也将是青岛建设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的重要着力点。
近年来,山东港口青岛港不断进行生产布局调整,逐步将大港港区和前湾港区的散货业务向董家口港区转移,为城市发展腾出空间。
此次新开工的董家口港区北三突堤7-8#泊位工程、董家口港区琅琊台湾作业区湾底通用码头工程都被列为国家重大项目,项目建成后将为承接大港港区和前湾港区部分干散货、件杂货物向董家口港区转移提供基础设施保障。
对于董家口港区的化工、金属加工、粮油等临港产业集群而言,港口大项目让物流、人流、资金流和信息流集聚而来,加速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
以青岛港董家口港区后方堆场2号轨道梁延长工程为例,建成后可实现铁矿石年周转量700万吨,将董家口港区矿石码头、散货堆场与铁路、青钢相连接,对于提升港口作业效率、提高铁路利用率、促进产业发展等具有重要作用。又比如董家口港区液体化工仓储三期工程,推进建设13.6万立方米LPG储罐及配套设施,将为临港化工产业提供港口物流服务保障,有力推动董家口港区临港化工企业生产效能提升。
>>下好“一盘棋”<<
港口与城市共生共荣
港口和城市是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近年来,董家口经济区下好协同发展“一盘棋”,发挥港口优势的同时,不断强化服务保障,优化营商环境,加快港产城融合发展,实现港口与城市共生共荣。
2023年,位于董家口港区的董家口邦拓球团项目投产运行。“当初将项目落户于此,一是看中了董家口的深水良港优势,我们项目每年所需1000万吨的铁矿石均来自巴西等国家,董家口港区铁矿石接卸效率是世界领先的。二是青岛市绿色低碳新材料产业园(董家口园区)具有完善的产业链配套,以及西海岸新区对项目的支持,投资软环境非常优秀。”青岛邦拓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综合办主任万德仕介绍。
2023年,董家口经济区建立了与山东港口青岛港集团联建共建联席会议机制,成立港区重点工作专班,不断深化与港口企业之间的信息沟通、政策协同、发展协作等定期会商沟通,取得了显著成效,先后协调解决了港口项目建设涉及的规划、土地等问题41项,推动港口加速建设。
为更好发挥港口功能,董家口港区周边铁路、公路、管道等港口集疏运体系也在加快推进。其中,明董高速串起济青南线、中线、北线三条主干道,成为连接黄渤海的又一条高速通道,也成为董家口港重要的疏港高速之一。
下一步,董家口经济区将继续坚持以港口为龙头、产业为核心、城市为载体,发展壮大港口经济,加速产业项目集聚,提升城市服务能级,促进港产城一体发展,为加快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示范引领区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