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人社局今年围绕就业创业扩容提质、社保服务优化升级等六大方面,实施“打头阵、当先锋”21个专项行动,推动人社事业向更高质量、更高水平迈进
“民呼我为”,托起百姓稳稳的幸福

“春风行动”招聘会吸引众多求职者参加。
□本报记者 张静
“太谢谢你们了,这么快就为我追回了工资……”日前,市民许先生将一面写有“依法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 精心呵护打工人正当诉求”字样的锦旗送到了西海岸新区人社局,感谢工作人员在“雷霆行动”中为他高效讨回被拖欠的工资。
一面锦旗,一份赞誉。2023年,区人社局累计收到市民、企业等赠送锦旗、感谢信200余件次,这是该局践行“民呼我为”的真实写照。今年,区人社局将聚焦稳就业、强保障、保民生主责主业,围绕就业创业扩容提质、社保服务优化升级、优秀人才集聚攻坚、干部队伍提优争先、劳动维权提速增效、作风能力锻造提升等六大方面,实施“打头阵、当先锋”21个专项行动,推动新区人社事业向更高质量、更高水平迈进,让经营主体和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促就业
让群众端牢“饭碗”
近几日,家住长江路街道戴戈庄小区的崔丽又接到了新订单。
此前,她因原公司破产,一直失业在家。去年年底,崔丽参加了街道关于帮助失业人员再就业的精准“滴灌式”培训,获取了育婴师职业资格证书。很快,鑫龙佳惠家政公司便给她提供了一份家政育婴师的工作,每月收入7000元以上。
千金在手,不如一技傍身。2023年,区人社局坚持以市场需求和培训实效为导向,通过实施“滴灌式”培训、“订单式 定岗式 定向式”培训、“金蓝领”培训和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等方式,开展技能培训覆盖1.38万人次,进一步提升参训人员就业创业能力。
此外,为实现劳动者就业有门路、创业有平台、权益有保障,该局在全市率先打造集“零工之家”和人力资源市场于一体的综合服务中心,常态化开展线上线下各类就业服务及引才推介活动,为就业困难人员、高校毕业生、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等重点群体和用人单位提供全方位的就业服务。
一系列招聘会及专项技能培训班的举办,仅仅是新区全力稳就业的一个缩影。2023年,新区城镇新增就业8万人,位居全市第一。
今年,该局将启用23处社区“就享家”乐业服务站,打造“就享家+劳务经纪人”工作模式,为群众提供村居级一体化就业创业服务;通过“智找活”“零工之家”线上线下供需平台举办“春风行动”“青雁归巢”“周三专场”等系列招聘会150场以上;全年培训重点群体5000人以上。
同时,积极激发“微创业”活力,优化社区创业场景,打造社区“微工厂”“微创空间”、创业街区等新型商业业态,为创业者提供创业培训、政策推介等“创业一条龙服务”,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全年扶持创业3000人以上;打造集就业、创业、社保、劳动维权等政策于一体的“就业创业一张图”电子导引,为就业创业者提供集中查询、精准匹配的一站式便捷服务。
惠民生
织密社会保障网
“太感谢了,下次我一定注意。”近日,石女士在西海岸新区政务服务大厅的社保窗口办理社保基数变更业务时,为认真负责的工作人员竖起了大拇指。
原来,石女士当时并未携带职工工资证明材料,工作人员在详细了解基数申报错误的原因后,协调申请了相关证明,很快便为石女士办结了业务。
社保基数变更工作看似简单,但是所有问题都需要严谨处理,不仅要保证基金应收尽收,还要站在参保单位的角度,帮他们处理各种难题。近年来,西海岸新区社保中心坚持为民服务理念,持续优化作风建设,着力提高社保经办服务质效,让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截至2023年底,新区参保企业累计5.8万家,养老、工伤、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118万人、65.4万人、57.1万人;全年累计征缴各类社会保险费108.1亿元。
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增进人民福祉的基本制度保障,社会保障发挥着社会稳定器作用,关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今年,区人社局将创新建立“项目参保直通车”、成立“企业(人才)年金协同联盟”和“暖心社保驿站”,优化扩面服务机制;创新开展“精准体检式”“情景体验式”工伤预防培训,提升工伤预防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常态化开展“第三方审计”,加大基金资金防控和监管力度,持之以恒做好风险预防、管控和警示教育工作,维护社保基金与就业创业专项资金安全。
优服务
打造人才“强磁场”
人才蔚,事业兴,城市活。对于深植重才兴业基因的西海岸新区来说,更是如此。
“我参加了2023高校毕业生春季大型招聘会,对新区发展前景、人才政策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法学专业2023级毕业生章秀梅告诉记者,在实习时,她就了解到瑞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将自有房产供应届毕业生免费居住和给予员工购房无息借款、购车价格优惠等福利,真切感受到了新区惜才、爱才、敬才的真心。
促进事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推动人才建设,也离不开事业。
今年,区人社局将举办全市首届青岛都市圈“蓝色海洋高层次人才交流”及项目洽谈会,全市首创“海洋产业发展智库”,推动一批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落地;创新开展芯屏产业等新区重要产业链“产业观察·悦享会”活动,促进高层次人才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全省首创“唐岛湾金融科创驿站”,着力打造引进、投资、孵化“全链条”的市场化金融引才体系;高水平举办第二十四届“蓝洽会”,进一步放大新区对海外人才的吸引力。
同时,探索推行“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岗位)序列制度,指导重点行业企业设立特级技师、首席技师;创建国家、省、市级高技能人才培育平台,完善技能人才产业园运营模式;实施齐鲁绿色低碳、数字经济等职业技能培训项目,开展“高精尖缺”技能人才培训;推动青岛市工业技术学校升级高级技工学校,打造全省高技能人才综合改革试验区、集聚区。
“我们将不断创新突破思路和举措,持续做好青年人才引进、培育等工作,积极开展契合新区‘5+5+7’重点产业人才需求的特色专场招聘活动,加大人才政策宣传和落实力度,切实提升人才服务质效,让广大青年人才引得来、留得住、过得好,打造‘近悦远来’最优青年人才发展生态,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最强智力支持。”区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主任张金华表示。
天下民生事,最暖民众心。接下来,区人社局将不断强化重点项目用工服务靠前保障,落实落细大学生留区就业创业措施,深入推进“多支柱”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持续布局“一站式”劳动维权中心,全力维护好群众切身利益,让群众生活更有“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