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自贸片区创新实施市场监管领域执法“观察期”制度
打造“合规营商”服务引领区
□记者 刘腾 报道
本报3月21日讯 今天,青岛自贸片区举行市场监管领域执法“观察期”制度发布暨企业合规建设交流会,邀请了50余名国内知名院校专家教授和企业代表参加,探讨市场主体监管服务新举措。青岛市司法局、青岛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青岛自贸片区管委联合聘请了6名重点企业负责人担任“行业合规引导员”,并面向全区企业举办了企业合规辅导专题讲座。
该制度实施后,市场监管部门在收到监察建议、司法建议、检察建议、公安提示函等“三书一函”或者企业申请后,按程序进行受理审查,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可以设定“观察期”,委托第三方机构指导企业制定并实施合规整改计划,并将其合规整改情况作为市场监管部门从轻、减轻或不予行政处罚等决定的重要裁量因素。这一制度将推动监管方式由行政处罚的结果导向转向合规溯源的治理导向,对企业合规治理、行业规范发展乃至区域经济繁荣具有重要意义。
“过去企业出现违法行为时,往往面临行政处罚和声誉受损双重压力。随着‘观察期’制度的实施,企业有更多时间进行自查自纠,避免了不必要的行政处罚。”青岛怡坤物流有限公司行政部经理张磊说道。
据悉,执法“观察期”制度是对传统执法模式的重要革新,重新构建了全新的合规服务体系。企业可以在监管部门和第三方机构的辅导下,对自身经营行为进行全面梳理,有效识别、控制涉案合规风险,及时改正涉嫌违法违规行为,获得从轻、减轻或不予行政处罚的机会。执法部门也可以更加精准地把握违法行为的性质和程度,增强政府与企业间的互信和合作。
执法“观察期”制度是对现有从轻处罚、减轻处罚等执法政策的补充完善,有助于激发企业合规内生动力,消除企业行政违法多处“病灶”,并有效防范和化解行业违法风险,解决同类企业违法问题频发、行业涉诉风险高度集中等问题,实现“办理一案、治理一类、影响一域”的积极示范效应。
此外,执法“观察期”制度有助于激发企业创新活力,为市场主体提供一定的试错空间,降低企业在创新过程中的法律风险,助力新质生产力的涌现和成长。
“制度旨在为企业创新创业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与帮助。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对任何违法行为的放任与纵容。相反,我们将采取更为精准、科学的监管方式,确保市场秩序的稳定与公正。我们期待在这一制度的推动下,企业能够自觉合规运营,实现稳健成长,创新成果能够不断涌现,为青岛自贸片区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青岛自贸片区审批管理部(市场监督管理局)部长王敏表示。
接下来,青岛自贸片区将以市场监管领域合规改革为突破,促进民事、刑事、行政合规一体化建设,创新打造“前置规范+全程服务+包容审慎”的全链条、全周期、全方位合规营商服务体系,争取到2025年,多层次联动、多部门协同、多方面参与的“合规营商”服务引领区基本建成,重点领域、重点产业合规建设取得系列成果,合规服务能级实现“N次方”叠加升级,助力市场主体驶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