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文章内容

薛家岛街道华顶山路社区发挥党员中心户作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激发基层治理“红色动能”

  □本报记者 丁霞

  为充分发挥党员在社区治理服务中的先锋模范作用,深化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今年以来,薛家岛街道华顶山路社区党委充分发挥党员中心户作用,通过引导党员亮身份、担责任、助民生,蹚出党员服务群众“新路径”,解锁基层治理“新密码”。

  抓实选拔链条
  培育党员中心户

  据了解,华顶山路社区党委积极开展党员中心户创建工作,通过选优配强网格力量,强化党员“打头阵、当先锋”意识,充分激发党员“细胞”活力。
  据华顶山路社区党委书记孙晓飞介绍,该社区辖内有8个商业小区和1个企业职工公寓,共有党员112名。社区严格规范“社区党委-小区(网格)党支部-楼院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组织链条,按照“党员认同、群众认可、组织认定”原则,结合网格划分和党员分布情况,通过个人自荐、党员群众推荐、小区(网格)党支部推荐等方式,研究提出辖区党员中心户初步人选,并报街道党工委审核,精准确定落实党员中心户28户,以党建“微网格”,兜底基层“大民生”。

  协调多方联动
  修缮围墙除隐患

  不久前,家住皇冠国际小区3号楼的业主向党员中心户王延光反映,某施工队在开展施工作业过程中,因操作不当致使小区围墙出现损坏,存在安全隐患。
  了解情况后,作为党员中心户和小区业委会主任的王延光第一时间与华顶山路社区和物业取得联系,并会同业主委员会成员前往现场查看围墙受损情况,随后和大家一起张贴警示标语,与施工单位协商解决方案。
  在与施工方沟通过程中,王延光发现围墙存在倾斜现象,即使补齐坍塌位置,未来也有倒塌风险。“这里是小区进出车辆的主干道,也是老人孩子的主要活动区域,围墙万一倒塌,麻烦可就大了。”王延光说道。为此,他再次牵头,组织党员中心户、业主委员会、居民代表、物业企业全程参与工程监督,并通过业主微信群及时反馈项目进度。
  经过几天抢修,施工方对围墙进行了妥善修缮并在周边进行加固,安全隐患得以有效解决。

  “1+4+N”议事
  检修电梯解民忧

  中冶爱彼岸小区7号楼的党员中心户王刚近日收到同楼居民反映,称其所居住单元内的两部电梯经常发生故障,存在安全隐患。
  记者了解到,中冶爱彼岸小区7号楼共有24层、124户居民。仅有的两部电梯如果同时发生故障,将严重影响居民日常生活。对此,王刚第一时间督促物业公司联系维保单位现场查看电梯运行情况,并及时与华顶山路社区、居民代表取得联系,商讨解决方案。
  维保单位对两部电梯进行全面检查后,发现电梯因使用时间较长,机械部件出现磨损、老化,需要维修和更换零部件。一方面居民出行不便,维修迫在眉睫;另一方面维修费用高昂,资金严重不足。针对这两大难题,王刚再次与社区取得联系。
  了解情况后,华顶山路社区立即组织召开“1+4+N”协商议事会,由社区环物委、网格党支部、党员中心户、居民代表、电梯维保单位等多方力量共同商讨解决方案。最终,大家一致决定使用公共维修基金解决电梯维修问题。
  维修期间,王刚主动申请带队,召集在职党员、志愿者、居民代表组成“红色巡查队”,每日巡查维修进展,并为居民答疑解惑。目前,电梯维修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
  融入基层解民忧,激发治理新活力。下一步,华顶山路社区将继续引导党员中心户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擦亮先锋模范底色,通过反映民声、传达民意、解决民忧,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